(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文明史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中国最早的教育是法律的教育。
2.董仲舒的改制方案是从()入手,推动整个宪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A、权贵阶级
B、政治制度
C、文化教育
D、法律
3.要想深入了解中国文明,必须对中国文明怀有温情与敬意。
4.中国三代中礼是社会关系塑造的主要机制,礼制社会下人人平等。
5.法家思想的术指的是国王驾驭臣民之术。
6.礼乐不是由圣人制作的,而是他们从天道中发现、提炼出来的。
7.清末新政中为了提高国家的组织化程度,提出的主张不包括()。
A、开议会
B、改革财税制度
C、建立警察制度
D、建立衙役制度
8.如果君对臣损害很大,臣选择报复,这在封建社会是可以接受的。
9.19世纪中期以来,在国家治理上,中国的儒家士大夫致力于从()转向()。
A、王道;霸道
B、霸道;王道
C、霸王道杂之;霸道
D、霸王道杂之;王道
10.当代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君子匮乏
B、文明遭到了严重破坏
C、很多人放弃了儒家学说
D、教育的缺失
11.知识分子接受的教育内容是()。
A、经史子集
B、人格的养成
C、专业技术知识
D、社会治理能力
12.人对外在的物存在欲望,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13.孔子早期直到中年用来教育弟子的经书不包括()。
A、《春秋》
B、《诗》
C、《书》
D、《乐》
14.士族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中发挥领导作用,主要是由于()。
A、以学而养成君子
B、门第
C、财富
D、权力
15.四民社会下,士农工商代表了四种职业,而且不同职业的人员可以互相流动。
16.下面对法家人性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性恶
B、利益至上
C、不择手段
D、相互独立
17.长城的兴建,标志着()的民族成为中国最大的外患。
A、东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
18.中国古代社会精英选拔制度包括()。
A、科举制
B、察举制
C、亲举制
D、公举制
19.古代社会乐发挥的功能不包括()。
A、培养人们的共同体感
B、体现人人有别
C、增强共同体中的凝聚力
D、促进人们之间的互爱
20.商鞅的弱民之道体现在()。
A、驱民于商
B、驱民以奴
C、驱民于农
D、驱民于战
21.《周易》的节卦讨论的主要内容是()。
A、节制欲望
B、日常节约
C、断除欲望
D、君子气节
22.要成为一个别人尊敬的社会领导者,君子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不包括()。
A、对资源的控制
B、德行
C、组织管理的技艺
D、威仪
23.在儒家看来,人人都守礼,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A、同
B、节制欲望
C、和
D、维护秩序
24.中国没有奴隶社会,中国人向来都是自由人,这是中国文明高于其它文明的地方。
25.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思想家是()。
A、皋陶
B、尧
C、舜
D、禹
26.衡量一个人在一个组织中是否自由的标准是()。
A、是否享有权利
B、是否履行义务
C、能否选择退出
D、能否提意见
27.中国从来都不是封闭的国家,通过()与世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A、贸易
B、和亲
C、文化交流
D、宗教
28.《大学》的“三纲八目”不包括()。
A、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C、崇礼恒德居敬持简
D、修身齐家治国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