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大学试题(农学)-耕作学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选择土壤耕作措施的依据是什么?
2.我国的油菜主要集中于()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长江流域
D、黄河流域
3.复种增产的原理是什么?
4.我国总耕地面积大约为()亿亩。
5.农田综合生产力是指农田种植农作物获得持续高产稳产的能力,一般是当季或者一年作物的产量。
6.在同一田地上种植顺序为: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它属于()
A、轮作
B、连作
C、复种式轮作
D、复种式连作
7.自然资源是由(),(),(),()组成。
8.养地制度的技术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9.耕作层的厚度一般为()
A、0-5厘米
B、0-20厘米
C、0-30厘米
D、0-35厘米
10.中国干湿分区将农业分成四个区,其中半湿润区水分为()
A、250mm以下
B、250—500mm
C、600—1000mm
D、1000mm以上
11.简述作物布局与轮作的关系。
12.集约种植主要包括两个方向,即提高复种多熟程序的种植集约化和提高一季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栽培集约化。
13.在耕作学中符号“╳”表示()。
14.下面选项中不是免耕的技术环节是()。
A、免耕播种
B、应用广谱性除草剂
C、覆盖
D、耙地
15.耕作制度的目标总的是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
16.常规地有机质分解快,肥力状况决定与投入和输出的平衡状态。
17.下面的哪种种植方式为立体种植模式()
A、豌豆+蚕豆
B、白菜+青菜
C、葱+蒜
D、玉米+大豆
18.土壤耕作措施选用的依据是什么?
19.我国光资源条件较差和较好的地区(辐射强度低值区和高值区)在哪?
20.在正常的生长季节内,长日照作物北移时,由于光照延长,生育期会延迟,有的甚至不能开花结果。
21.实行耕作制度多目标的核心是()
A、提高经济效益
B、用地养地相结合
C、土壤耕作与培肥
D、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22.简述耕作制度历史演进的阶段。
23.现代农业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1)生产工序机械化 (2)生产技术科学化 (3)科学生产高效化 (4)产供销加社会 (5)农业主体知识化
A、(1)(3)
B、(2)(4)
C、(1)(2)(3)
D、(1)(2)(3)(4)
24.下列作物中哪种是喜温作物()
A、水稻
B、马铃薯
C、小麦
D、大麦
25.简述翻耕的优点和缺点。
26.麦田两熟的主要复种形式有()
A、麦玉两熟
B、麦豆两熟
C、麦棉两熟
D、麦烟两熟
E、麦薯两熟
27.耕作制度的发展规律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28.以下哪项不是氮的输出途径?()
A、淋失
B、挥发
C、作物吸收
D、微生物反硝化作用
29.下列作物哪些属于我国华北平原适宜种植的作物?()
A、春小麦、春玉米、马铃薯
B、冬小麦、夏玉米、棉花
C、橡胶、水稻、油菜
D、冬小麦、甘蔗、甜菜
30.下列作物中属于小春作物(秋冬播)的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甘薯。
31.不同作物对连作反应不同是连作存在的根本原因。
32.简述湿润指数(MI)的大小与一个地区的水分状况的关系。
33.与现实生产水平最接近的是()。
A、气候生产潜力;
B、光合生产潜力;
C、光温生产潜力;
D、土地生产潜力。
34.以小麦/玉米为例,说明套作中影响矮位作物光照条件的因素?
35.按水旱条件可将耕作制度划分为水田型,水浇地型和()。
36.减轻作物病虫草害效果最好的轮作方式是()。
A、作物轮作;
B、复种轮作;
C、水旱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