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大学试题(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文件大小:39.89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1.24万字
文档摘要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大学试题(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翻译:可以速则速,可以久则久,可以止则止,可以仕则仕,圣之时者也。

2.三皇五帝中的三皇不包括()。

A、黄帝

B、颛顼

C、神农

D、伏羲

3.简述《易经》中朴素辩证法思想

4.简要分析以下命题或材料:仇必和而解。

5.《周易》中的()倡导国民理解自然和人文。

A、贲卦

B、乾卦

C、井卦

D、坤卦

6.董仲舒性三品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7.董仲舒的“三统”、“三正”

8.梁启超说: (1)国家者人格也。(有人之资格谓之人格。)凡人必意志然后有行为,无意志而有行为者,必疯疾之人也,否则其梦呓时也。国家之行为何?行政是已。国家之意志何?立法是已。 (2)凡员颅方趾以生于今日者,皆以国家一分子之资格,而兼有世界人类一分子之资格者也。 (3)以上所论,以使中国进成世界的国家为最大目的。而保育政策,则期成世界的国家之一手段也;强有力之政府,则实行保育政策之一手段也;政党内阁,则求得强有力政府之一手段也。而所以能循此种种手段,以贯彻最高之目的者,其事纯系于国民。夫以兹事泛责诸全体国民,殆茫然无下手之方,伥伥乎若不得要领也。虽然,民之为性也,其多数平善者,恒受少数秀异者所指导而与为推移。 (4)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5)我国自政体不变以来,国民心理,约可分二种:其乐观者流,睹专制旧朝摧灭之易也,自咤为冠古今、轶万国之大成功,以谓自今以往,吾事已毕,晏坐以待黄金世界之涌现而已。其悲观者流,则谓吾国数千年所以维系国家之中心点,从兹断绝,共和之祸,烈于洪水猛兽,自今以往,惟束手以待陆沈。吾以为两说俱失之者也。 梁启超上述论述的核心主题是什么?这样的主题是一种什么思想?梁启超是按照怎样的逻辑关系来展开这一思想的?

9.简述“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之异同。

10.《二十五史》中的四种官吏不包括()

A、廉吏

B、酷吏

C、污吏

D、懒吏

11.人对世界实践把握有哪些基本环节?

12.《尚书秦誓》中,郑国打败的君主是()

A、燕国

B、齐国

C、秦国

D、楚国

13.翻译: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14.佛教在()时期传入中国。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明帝

D、汉广帝

15.翻译: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谓情,情非制度不节。

16.()不是中国古代乐器的类型。

A、金

B、丝

C、叶

D、石

17.翻译: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18.下列学派中与程朱理学相对应的是()。

A、玄学

B、心学

C、儒学

D、名学

19.《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顺天地之纪”。

A、颛顼

B、黄帝

C、尧

D、喾

20.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21.《礼记·祭义》是表()的书籍

A、战争征伐

B、外交政策

C、宗教祭祀

D、农耕播种

22.国际学术界把()称为历史的轴心时代。

A、公元前11世纪

B、公元前1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11世纪

23.()不是“礼”作用

A、经国家

B、兴土木

C、定社稷

D、序民人

24.黄帝时期开创的中国文化对()并不十分重视。

A、探索自然现象

B、修养德行

C、大力发展宗教

D、振兴兵力

25.天人相分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

26.道家是在()时候创立的。

A、东汉中期

B、西汉晚期

C、战国中期

D、春秋末期

27.“四谛说”不包括()。

A、苦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