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主讲人:某某老师
目录contents一、溺水事件二、预防溺水知识三、溺水的原因四、防溺水倡议书
溺水事件第一部分
溺水事件一2021年8月14日,江苏宿迁。3名中学生在骆马湖不幸溺亡。据了解,3名中学生溺亡区域禁止游泳,并设有警示标志和围挡,溺亡学生系翻越围挡进入。
溺水事件二2020年7月的一天,广东惠州市东江沙公园,一家三口游玩,母亲在岸上,父亲和孩子下水,都带了游泳圈。父母忽然发现,只有游泳圈浮在水面上,孩子不见了。孩子脱离游泳圈溺亡。
溺水事件三2024年7月21日,沈阳西苏堡浑河特大桥河滩上有三名小孩落水,其中两人被救,一人失踪。据了解,失踪小孩是跟着家人来河道边露营烧烤的。次日,沈阳市苏家屯区委宣传部回应,在浑河特大桥附近水域因露营落水失踪的小男孩已被找到,打捞上岸时已无生命体征。
溺水事件四2024年7月22日,河南信阳固始县三河尖镇有三名学生溺水身亡。一名遇难者的亲属周女士(化名)表示,溺水的三名学生都十五六岁,其中一人是自己的表侄。其称,事发当日下午,表侄和两名邻居一起去淮河游泳,却发生意外,次日中午,救援队将三人遗体打捞上来。
预防溺水知识第二部分
溺水的预防与急救孩子们要学会识别溺水迹象,如无法呼吸、挣扎等。一旦发现有人溺水,应立即呼救并寻求成人帮助。识别溺水者:溺水者通常无法呼喊,头部在水面上下挣扎,呼吸困难。呼救方法:大声呼喊求助,寻找最近的救生员或成年人。心肺复苏术(CPR):家长应学习基本的CPR技能,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挽救生命。
游泳时的防晒措施在户外游泳时,要涂抹防晒霜,佩戴遮阳帽,以防晒伤。避免在中午阳光最强烈时游泳。防晒霜:选择适合孩子皮肤的防晒霜,游泳前30分钟涂抹,游泳期间每两小时补涂一次。遮阳帽和防晒衣:在岸上休息时,佩戴遮阳帽,穿上防晒衣。
要注意饮食与补水游泳前要适量进食,避免空腹或过饱。游泳过程中和之后要注意补水,避免脱水。合理饮食:游泳前一小时吃些轻食,如水果、面包等,避免高脂肪和高糖食物。及时补水:游泳过程中每隔一小时补充适量的水或运动饮料,防止脱水。
游泳后的关怀与注意事项确保孩子在游泳后进行淋浴,彻底清洗身体,去除残留的泳池水和化学物质。协助孩子穿上干燥的衣物,以防受凉或感冒。细心观察孩子是否有呼吸困难、咳嗽等不适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健康问题。鼓励孩子进行轻松的伸展活动,以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疲劳。游泳后不宜立即大量进食,应给予身体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时间,建议休息30分钟后再进食。
溺水的原因第三部分
日常监护疏忽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因忙碌于工作、家务等事务,对孩子的行踪关注不够。比如孩子放学后没有按时回家,去了河边或池塘边玩耍,家长未能及时察觉。有的家长在孩子独自在家时,没有确认孩子是否外出,任由孩子自行活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家长忙于田间劳作,孩子可能趁家长不在家,与小伙伴相约去危险水域游泳,而家长却浑然不知,等到发现孩子失踪时,悲剧可能已经发生。
安全教育不足部分家长自身对溺水危险认识不够深刻,没有向孩子系统传授防溺水知识。没有告知孩子哪些水域是危险的,如河流、水库、无人看管的池塘等。也没有讲解溺水的严重后果,以及在水中遇到危险时该如何应对。孩子缺乏这些知识,就容易在面对水域时,因无知而陷入危险。例如孩子不知道水下可能有暗流、漩涡,在河边玩耍时贸然下水,从而发生溺水事故。
未给孩子树立正确榜样有些家长自己就有在危险水域游泳的行为,孩子耳濡目染,认为这种行为是正常的。比如家长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下河游泳,孩子看到后,可能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孩子传递了错误的信息,使得孩子对危险水域的危险性缺乏正确判断,增加了溺水的风险。
对孩子行踪掌握不清家长不清楚孩子假期或课余时间与哪些同伴一起玩耍,也不了解孩子常去的活动场所。孩子可能在同伴的邀约下,前往危险水域游泳,而家长却不知道孩子的去向。例如孩子与邻居家孩子一起出去玩,家长以为他们在附近安全的地方,结果孩子们去了较远的水库游泳,家长未能及时阻止,导致悲剧发生。
防溺水倡议书第四部分
加强家校沟通合作学校和家庭要建立紧密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专门就防溺水安全问题进行交流。学校及时向家长传达近期开展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内容,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同时家长也要向学校反馈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以及是否存在私自前往危险水域的迹象。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如微信群、QQ群等,学校和家长可以随时沟通孩子的安全状况。
树立正确榜样示范家长和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防溺水规定,不在危险水域游泳。带孩子去正规游泳场所时,也要严格遵守场所的规定和要求,正确佩戴游泳装备。
普及紧急救援知识学校和社区要联合开展紧急救援知识培训活动,邀请专业的急救人员为学生和家长讲解溺水后的紧急救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