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古典诗词导读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登高》一诗的结尾体现出了()的感受。
A、发泄
B、气竭
C、无限
D、幻想
2.“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一句表现出的主题与()是相同的。
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3.《暗香》一词的最后一句既有对往昔的回忆,也有对当下的惆怅。
4.相较于魏晋时代,唐代的诗歌作品更注重()
A、韵律美
B、简洁性
C、结构美
D、华丽性
5.在儒家思想里,男尊女卑是属人伦法则。
6.巴金的《随想录》是写于文革期间一部作品
7.《诗经》收录的作品,起止时间是()。
A、西周到战国
B、春秋战国
C、西周
D、西周到春秋
8.《古诗十九首》中的作品都是无从考证原作者的。
9.“且为客豪”中“豪”的意思是()
A、自豪
B、做豪衣
C、奔走呼号
D、嚎哭
10.“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源于《唐风·山有枢》中的诗句
11.《诗经》和《楚辞》存在地域性的区别,《楚辞》更多地表现是()的文化。
A、黄河流域
B、华夏
C、长江流域
D、中原
12.《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一首()词。
A、表达对亡国的痛心
B、表达对庭院生活不满
C、表达对丈夫思念
D、表达青春易逝的感伤
13.《诗经》强调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
14.《青青河畔草》体现出()是“倡家女”生命价值的体现。
A、相夫和教子
B、富贵
C、妇德
D、快乐和享受
15.《生查子·春山烟欲收》是一首描写恋人相互告别的词作。
16.乐府诗的叙事性较强,因其更多的是关注事件本身,而非细节之处体现的人物情感
17.齐言和杂言属于()的两个主要分类。
A、五言古体诗
B、五言律诗
C、七言古体诗
D、七言近体诗
18.在古代诗歌中,一般用“叔”指代女子的丈夫。
19.《春江花月夜》一诗最大的要点在于它的连绵与转折
20.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的表现手法是()。
A、风
B、雅
C、赋
D、比
21.“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出自()时代的作品。
A、夏代
B、商代
C、战国
D、西汉
22.《锦瑟》是李商隐少有的一首咏物诗
23.理解语言的趣味,在授课老师看来是读诗的第()个阶段。
A、一
B、二
C、三
D、四
24.“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是采用()的写作手法。
A、联想
B、借代
C、典故
D、象征
25.曹操、曹植、曹丕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都被列为“建安七子”
26.姜夔精通音律,表现在他的词作中有一种很强的音乐性。
27.《大风歌》的创作背景是()
A、鸿门宴之后
B、初建汉朝时
C、杀死项羽后
D、平定英布起兵后
28.从五律的结构上来说,“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属于事件的()。
A、结果
B、高潮
C、延伸
D、经过
29.“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中“侵”意思是()。
A、逐渐
B、渐近
C、止息
D、进入
30.“鸟倦飞而知还”跟《饮酒·其五》中()描绘的是一样的状态。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1.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32.老子“上善若水”的观点中体现出一个关键词——容纳。
33.“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一句运用了()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