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控股股东连续性质押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900字.docx
文件大小:34.97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5.43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5

控股股东连续性质押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目录

TOC\o1-3\h\u29525控股股东连续性质押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

60721.1股权质押的动因 1

211461.2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 2

216341.1.1引发代理问题的研究 2

304771.1.2带来控制权转移风险 2

58451.1.3对企业业绩及价值产生影响 3

247551.1.4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3

23472.理论基础 3

144612.1控制权理论 3

162642.2委托代理理论 4

322092.3信号传递 4

20839参考文献 5

1.1股权质押的动因

1.1.1实现直接融资

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最直接的目的在于进行快速融资。当大股东面临资金链紧张并且融资能力有限时,股权质押不仅能够帮助股东快速且便捷的融资,还能够保留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郑国坚(2014)等研究表明,一旦大股东进行了股权质押,很大程度上就能够反映出他们正在面临着财务约束,因此筹集资金以缓解财务约束可视为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的主要动因之一。高兰芳(2002)认为股权质押的动因有三种,分别为投资、投机以及现金增资。董监事质押股权不仅能够实现增资,并且买进其他公司股票,从而使投资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分散。

艾大力、王斌(2012)指出,通过利用股权质押融资,股东能够实现资产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化,通过杠杆增加资本的灵活性,提升财务资源的可用性,即实现将“经济存量”转换为“经济能量”。

1.1.1进行利益侵占

李永伟(2007)研究发现公司往往需要付出较多的资金开展收购活动,而为了提高流动性回笼部分资金,大股东就会选择股权质押这一手段。而这一现象带来的后果就是,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程度变得愈发严重,不仅有损企业价值,还会给企业业绩带来负面影响。蒋朏(2020)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控股股股东质押更多时,公司更容易发生高溢价并购行为,因此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与高溢价并购的结合可能成为控股股东套现的一种手段。李旎、郑国坚(2015)认为控股股东的外部融资行为可以通过其股权质押行为进行监测,发现为了更好的进行外部融资,控股股东往往会进行市值管理。戴娟萍(2011)等指出大股东会通过实施“隧道行为”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具体手段包括股权质押。并且股权质押最后的首场通常是大股东以无力还款为由,抵押企业的控制权给债券人,从而使得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或者破产风险。

1.2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

1.1.1引发代理问题的研究

Yeh等(2003)基于股价下降时的补质要求的研究角度,认为此时控股股东可能会以不合理的方式使用公司的资源来维护其控制权,加剧代理问题,降低公司价值。郝项超,梁琪(2009)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指出,公司的价值与股权质押的比例呈反向变化的关系。例如,控股股东可能违反诚信和道德行为等公司治理原则,利用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抽走更多的钱,从而危害到中小股东的利益。

侯婧(2018)等指出股权质押比例越高,企业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高。除此之外,该行为还会导致公司的控制权杠杆上升,这也说明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加重了其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即当公司治理的内部监管机制薄弱时,企业投资现金流对于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比例的变化更为敏感。此外,非国有企业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比国有企业更大。

1.1.2带来控制权转移风险

张晓庆等(2022)通过实证分析2011—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情况,指出当控制权被转移的几率很高时,控股股东会增加其在广告方面的支出,以降低控制权被转移的风险。章卫平(2021)剖析了民营企业如何在股权质押的背景下实现控制权的转移,发现控股股东利用了股权质押这一手段,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最终实现了套现离场以及控制权转移,给企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但是对于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是否一定会带来控制权转移的风险,学者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

王斌等(2013)结合大股东性质及相关制度背景分析得出民营企业更有可能遇到融资困难的问题,更有可能依靠股票质押作为筹集资金的手段。并且为了避免所有权的改变,与国有大股东相比,民营企业的大股东将有更多的动机来改善上市企业的业绩。此外,谢德仁(2016)等认为进行了股权质押的控股股东不会选择提高经营业绩,而是更可能利用盈余管理和其他信息披露操纵的手段来降低股崩盘风险,规避股价崩盘造成的制权转移的风险。

1.1.3对企业业绩及价值产生影响

曹海敏,张晓茜(2021)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发现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对公司业绩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尽管股东股权质押的水平在企业的成长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