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美国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本质、特征与终结-美国(金融)霸权的终结.pdf
文件大小:6.4 MB
总页数:10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3.44万字
文档摘要

美国(金融)霸权的终结

——美国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本质、特征与终结

一、美国由农业立国→工业强国→金融帝国的发展历程

二、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美国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

三、美国向何处去?——美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根本矛盾与社会危机

四、东西方世纪大博弈——中美关税战本质、特征和基本逻辑

一、美国自建国以来250年发展历程

(一)艰辛农业立国(1776至1860)

(二)登顶工业强国(1861至1945)

(三)醉享金融帝国(1945至2025)

一、美国由农业立国→工业强国→金融帝国的发展历程

导言

美国自1776年独立至今的250年,是从一穷二白的“新生儿”发展

成为农业大国,进而演变为工业强国,再到金融帝国的发展历程。

这是其经济结构、政治策略和全球地位不断调整的结果。

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深刻的社会变革

和技术创新。

一、美国由农业立国→工业强国→金融帝国的发展历程

(一)美国农业立国阶段(独立初期至19世纪中期)

美国在独立初期至19世纪中期(约1776-1860年)的

农业发展阶段,奠定了其作为“农业大国”的基础。

这一时期,农业不仅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也为后来的工

业化和领土扩张提供了关键支持。

一、美国由农业立国→工业强国→金融帝国的发展历程

(一)美国农业立国阶段(独立初期至19世纪中期)

1.领土扩张与农业用地激增

◆西进运动:通过《1785年土地法案》和《1862年宅地法》等政策,政府以低价或免费分配西部

土地,吸引大量移民开垦。

◆路易斯安那购地(1803年):以1500万美元从法国购得约2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使美国领土扩

大一倍,新增肥沃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农田。

◆得克萨斯兼并(1845年)和美墨战争(1846-1848):获得西南部大片土地,进一步扩大棉花、

小麦等种植区。

一、美国由农业立国→工业强国→金融帝国的发展历程

(一)美国农业立国阶段(独立初期至19世纪中期)

2.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商业化

南部棉花经济:1793年轧棉机的发明使短绒棉加工效率提升,推动“棉花王国”兴起。到1860年,棉花

占美国出口总额的60%,成为全球最大棉花生产国。

中西部“小麦带”形成:钢犁(1837年由约翰·迪尔发明)和机械收割机(1840年代)的推广,使小麦

产量激增,中西部成为“世界面包篮”。

北部多样化农业:乳制品、玉米和牲畜养殖业发展,为城市化和工业化提供食品。

一、美国由农业立国→工业强国→金融帝国的发展历程

(一)美国农业立国阶段(独立初期至19世纪中期)

3.农业技术创新

◆机械化开端:除轧棉机外,麦考密克收割机(1831年)大幅提高

谷物收割效率,到1850年代已广泛使用。

◆运输革命:运河(如伊利运河,1825年)和铁路(1850年代达3万

英里)将农产品运往东部市场和港口,降低运输成本。

一、美国由农业立国→工业强国→金融帝国的发展历程

(一)美国农业立国阶段(独立初期至19世纪中期)

4.农业出口主导经济

◆全球市场依赖:棉花、烟草、小麦等出口支撑美国经济,尤其依赖欧洲(如英

国纺织业)。1860年,农产品占美国出口总额的80%。

◆贸易政策:政府通过关税保护农业利益,如1816年关税法对进口棉花征税。

一、美国由农业立国→工业强国→金融帝国的发展历程

(一)美国农业立国阶段(独立初期至19世纪中期)

5.社会与人口变化

■移民潮:

欧洲移民(尤其爱尔兰、德国)提供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