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促凝血药与抗凝血药及其合理用药.ppt
文件大小:4.21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2.76千字
文档摘要

**关于促凝血药与抗凝血药及其合理用药第1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血液的构成血细胞bloodcells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platelet血浆plasma水血浆蛋白proteins有机物质organicsubstances无机盐inorganicsalts第2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血液系统血液系统中存在着凝血和抗凝血两种对立统一的机制,并因此保证了血液的正常流动性。此过程极为复杂,必须在许多成分(凝血因子)的参与下方能进行。第3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凝血过程第4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凝血过程①在血管或组织损伤后,经一系列凝血因子的递变而形成因子Ⅹa。②与、因子Ⅴ和血小板磷脂的作用下,使凝血酶原(因子Ⅱ)变成凝血酶(Ⅱa)。③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变成可溶性纤维蛋白,继而在Ⅲa作用下成为难溶性纤维蛋白,产生凝血块而止血。④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成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而使纤维蛋白(凝血块)溶解。第5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促凝血药促凝血药是指能加速血液凝固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使出血停止的药物。影响凝血因子的药物:维生素K、凝血质、酚磺乙胺等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药物:肾上腺色腙、巴曲酶、奥曲肽代表药物:氨甲苯酸(止血芳酸)酚磺乙胺(止血敏)第6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氨甲苯酸药理作用能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能激活为纤维蛋白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产生止血作用。第7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氨甲苯酸临床应用①肺、肝、胰、前列腺、甲状腺、肾上腺等手术时的异常出血。②妇产科和产后出血③肺结核咳血或痰中带血④血尿、前列腺肥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⑤链激酶或尿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第8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氨甲苯酸药代动力学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为70%。tmax为3h,静脉注射后,有效血浓度可维持3~5h。经肾排泄,t1/2为60min。第9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氨甲苯酸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每次0.1~0.3g,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20ml稀释后缓慢注射,一日最大用量0.6g。第10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氨甲苯酸注意事项①用量过大可促进血栓形成。对有血栓形成倾向或有血栓栓塞病史者禁用或慎用。②一般不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所继发的纤溶性出血,必要时,在肝素化的基础上应用以防止血栓的进一步形成。③可致继发性肾盂和输尿管凝血,故血友病患者发生血尿时或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第11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酚磺乙胺药理作用能增加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增强其聚集性和粘附性,促使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缩短凝血时间,加速血块收缩。尚可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血液渗出。第12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酚磺乙胺临床应用①预防和治疗外科手术出血过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如脑出血,胃肠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眼底出血、齿龈出血、鼻出血和皮肤出血。②可与其他类型止血药如氨甲苯酸、维生素K并用。第13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酚磺乙胺药代动力学止血作用迅速,静脉注射后1h作用达高峰,作用维持4~6h。口服也易吸收。第14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酚磺乙胺用法用量①预防手术出血:术前15~30min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一次0.25~0.5g,必要时2h后再注射0.25g,一日0.5~1.5g。②治疗出血:成人,口服,0.5~1g/次,3次/日。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0.25~0.5g/次,2~3次/日。可与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混合静脉滴注,0.25~0.75g/次,2~3次/日,必要时可根据病情增加剂量。第15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酚磺乙胺注意事项毒性虽低,但有静脉注射时可发生休克的报道。与氨基己酸混合注射可引起中毒。右旋糖酐会降低酚磺乙胺的疗效。第16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其他促凝血药药名药理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