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学》推拿基本常识
第一部分单选题(20题)
1、通过前臂静止性发力的手法是()
A.拿法
B.揉法
C.振法
D.按法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不同手法特点的掌握。拿法是以拇指与其余手指相对用力,捏住施术部位并逐渐收紧、提起,不属于通过前臂静止性发力的手法,所以A选项不正确。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体表做环形揉动,主要依靠手指、手掌的活动及一定的腕部力量,并非前臂静止性发力,B选项错误。振法是用手指或手掌着力在体表,前臂和手部肌肉强力地静止性用力,使身体产生振动,符合题干中通过前臂静止性发力的描述,C选项正确。按法是用手指、手掌或肘部按压体表,主要依靠手指、手掌或肘部的垂直向下的压力,不是通过前臂静止性发力,D选项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2、肩周炎后期常可见哪块肌肉的萎缩()
A.肱二头肌
B.肱三头肌
C.三角肌
D.斜方肌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肩周炎后期常出现萎缩的肌肉。选项A,肱二头肌主要作用是屈肘和使前臂旋后等,通常并非肩周炎后期常出现萎缩的肌肉,所以A选项错误。选项B,肱三头肌主要功能是伸肘等,它也不是肩周炎后期典型的萎缩肌肉,故B选项错误。选项C,在肩周炎后期,由于肩部活动受限、疼痛导致肌肉使用减少以及炎症等因素影响,三角肌常可见萎缩现象,三角肌包裹肩部,对肩部运动和稳定起重要作用,肩周炎病情发展易影响到三角肌,因此C选项正确。选项D,斜方肌主要参与肩胛骨的运动以及头部的姿势维持等,不是肩周炎后期主要萎缩的肌肉,所以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答案选C。
3、推拿对脏腑病证的治疗穴位常选在()
A.五输穴
B.原穴
C.络穴
D.背俞穴
【答案】:ABC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推拿治疗脏腑病证时常用的穴位。下面对各选项进行分析:-A选项(五输穴):五输穴是十二经脉中位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五输穴与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关系密切,对相应脏腑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在推拿治疗脏腑病证时可以选用五输穴来调整脏腑气血的盛衰,平衡脏腑功能,故A选项正确。-B选项(原穴):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脏腑发生病变时,常常会反应到原穴上。推拿刺激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因此推拿治疗脏腑病证时会常选原穴,B选项正确。-C选项(络穴):络穴是络脉从本经别出部位的腧穴。十二经脉各有一个络穴,加上任脉络穴鸠尾、督脉络穴长强和脾之大络大包,合称十五络穴。络穴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可通过刺激络穴来调整表里两经的气血,协调阴阳平衡,所以在推拿治疗脏腑病证时,络穴也是常用的选穴之一,C选项正确。-D选项(背俞穴):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人体五脏六腑各有一个背俞穴,分布在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背俞穴与相应脏腑位置相近,与脏腑的气血相通。通过推拿刺激背俞穴,可以直接调整脏腑功能,调节脏腑气血,改善脏腑的病理状态,所以背俞穴是推拿治疗脏腑病证的常用穴位,D选项正确。综上所述,推拿对脏腑病证的治疗穴位常选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答案选ABCD。
4、哪项不是正骨八法之一()
A.摩
B.拍
C.按
D.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骨八法的相关知识。正骨八法是中医伤科的重要治疗方法,包括摸、接、端、提、按、摩、推、拿。选项A“摩”,是正骨八法之一,通过摩法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选项B“拍”,并不在正骨八法之列,该项符合题意。选项C“按”,属于正骨八法,按法能起到通经活络、散寒止痛等作用。选项D“推”,同样是正骨八法之一,可使筋肉舒展、气血流通。综上所述,答案选B。
5、一指禅推法、滚法和揉法三者相同的操作要领是()
A.着力点
B.肩部为支点
C.前臂主动运动
D.临床应用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指禅推法、滚法和揉法三者相同的操作要领。选项A,着力点在一指禅推法、滚法和揉法中并不相同。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为着力点;滚法以小鱼际侧及手背为着力点;揉法以手指罗纹面、掌根、大鱼际或肘尖等为着力点。所以着力点并非三者相同的操作要领,该选项错误。选项B,肩部在这三种手法中并非作为支点,它们的运动主要是依靠前臂的主动运动来完成特定的操作,肩部并非主要的支撑点依据,该选项错误。选项C,一指禅推法、滚法和揉法均以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或手指运动,从而产生相应的手法操作效果,前臂主动运动是三者相同的操作要领,该选项正确。选项D,临床应用是根据不同疾病和部位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手法,三种手法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