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卫生知识健康教育知识竞赛-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文件大小:31.66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8.65千字
文档摘要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卫生知识健康教育知识竞赛-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患者素有喘疾,近日受寒后,微发热恶风寒,咳嗽气喘,微汗,舌淡苔白,脉浮微弱,考虑给予()。

A、桂枝汤

B、小青龙汤

C、桂枝麻黄各半汤

D、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2.《内经》所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平衡

D、阴阳转化

E、阴阳制约

3.《灵枢?百病始生》所言的“三部之气”是指()。

A、上焦、中焦、下焦

B、头部、躯干部、足部

C、表、里、半表半里

D、气口的寸、关、尺

E、伤于上部的风雨,伤于下部的清湿,伤于五脏的喜怒

4.《金匮》运动利小便法治疗以下除()外的病症。

A、痰饮病

B、水气病

C、呕吐哕下利证

D、寒疝

E、湿病

5.下列何方能治三焦俱急?()

A、新加黄龙汤

B、宣白承气汤

C、牛黄承气汤

D、以上皆非

6.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即胸痹而痛,气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故也。

7.最早记载”三焦”概念的古典医籍是()。

A、《温病条辨》

B、《黄帝内经》

C、《千金要方》

D、《外台秘耍》

E、《伤寒杂病论》

8.温病壮热烦渴,头痛如劈,烦躁不安,肌肤发斑,吐血衄血,舌绛苔黄,其病变属于()。

A、气分证

B、营分证

C、血分证

D、气血两燔

E、气营血同病

9.产后失血、多汗,复加寒邪外束,表气闭郁,里气不宣,逆而上冲而成()。

A、郁冒

B、痉病

C、大便难

D、脏躁

E、梅核气

10.小青龙汤的或然症有()。

A、下利

B、口渴

C、小便不利

D、喘

E、噎

11.《素问?上古天真论》的“真气”是指()。

A、宗气

B、肾气

C、营气

D、正气

E、卫气

12.根据“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法则,治宜()。

A、热者寒之

B、寒者热之

C、壮水制火

D、益火消阴

E、以上都不是

13.金匮首创以病为纲、()、()的杂病诊疗体系。

14.病水气,面目鲜泽,口渴,腹大,小便不利,脉沉绝,治宜()。

A、宣肺发汗

B、温肾利水

C、健脾行水

D、攻下逐

E、滋阴利水

15.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易损伤脾胃,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16.少阴寒化证的辨证要点不包括()。

A、欲吐不吐

B、心烦但欲寐

C、自利而渴

D、四肢厥逆

17.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不可与也。

18.太阴之为病:()。

A、脉动数

B、微恶风寒

C、身重疼痛

D、尺肤热

E、不渴而咳

19.符合《素问·宣明五气篇》中五味所入的是()。

A、辛入肝

B、酸入肺

C、苦入心

D、咸入肾

E、甘入脾

20.腹满、寒疝、宿食的相同点是()。

A、都由饮食所伤致病

B、并未都与胃肠有关

C、三病可互相转化

D、都有腹胀或腹痛症

E、都必须通利大便

21.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

22.太阴温病,脉(),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脉若散大者,急用之,倍人参。

23.痰饮病兼冲气上逆时治用()。

A、桂枝加桂汤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