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学复习整理
第一部分单选题(20题)
1、明确了骨伤科疾病的诊断,运用推拿治疗时,应建立的指导思想是()
A.调整原则
B.内源性稳定为重
C.动力性稳定为重
D.筋骨整体观
【答案】:D
【解析】在骨伤科疾病诊断明确并运用推拿治疗时,应建立的指导思想是筋骨整体观。人体的筋骨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整体,在骨伤科疾病的诊治和推拿治疗中,不能孤立地看待骨骼或肌肉等单一组织,而必须从整体角度出发,将筋骨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综合考量。只有秉持筋骨整体观,才能更全面准确地把握病情,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推拿治疗方案。而调整原则表述过于宽泛,未明确具体调整方向;以“内源性稳定为重”和“动力性稳定为重”均只是侧重于某一方面的稳定,不能全面涵盖骨伤科推拿治疗所需的整体思路。所以本题答案选D。
2、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治疗为()
A.旋转复位扳腰法
B.横擦背部
C.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
D.按揉章门、期门,拿血海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治疗方法。选项A,旋转复位扳腰法一般用于治疗腰椎相关疾病,主要作用于腰部关节,对于气滞血瘀型痛经并无直接的针对性治疗作用,故A选项不符合。选项B,横擦背部主要起到疏通背部经络、调节气血等作用,但并非专门针对气滞血瘀型痛经的典型治疗方法,其对于痛经的治疗效果不具有特异性,故B选项不正确。选项C,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主要侧重于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增强体质等,与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核心病机和治疗要点关联不大,故C选项不合适。选项D,按揉章门、期门可以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因为章门是脾之募穴,期门是肝之募穴,刺激这两个穴位有助于调节肝脏的气机运行;拿血海能活血化瘀,血海为足太阴脾经穴位,有活血调经等功效。因此按揉章门、期门,拿血海能针对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气滞和血瘀两大关键病理因素进行调理,是气滞血瘀型痛经的合适治疗方法,所以D选项正确。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3、小儿坎宫穴的位置是()
A.自眉头到眉梢一条横线
B.两眉间
C.两眉到前发际之间一直线
D.双手掌心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小儿坎宫穴位置的相关知识。选项A,自眉头到眉梢一条横线正是小儿坎宫穴的位置,所以该选项正确。选项B,两眉间对应的穴位并非坎宫穴,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C,两眉到前发际之间一直线所对应的穴位也不是坎宫穴,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D,双手掌心不是坎宫穴的位置,所以该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
4、推拿意外发生的原因是()
A.诊断不明确或误诊
B.对疾病机理和手法作用原理缺乏认识
C.手法操作或手法选用不当
D.未注意推拿使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答案】:ABC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推拿意外发生的原因。下面对各选项逐一分析:-A选项:诊断不明确或误诊是推拿意外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医生在进行推拿治疗前,没有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就可能采取不恰当的推拿方法,从而引发意外情况。例如,将骨折误诊为普通的肌肉劳损而进行推拿,可能会加重骨折的损伤。所以A选项符合要求。-B选项:对疾病机理和手法作用原理缺乏认识也容易导致推拿意外。只有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推拿手法的作用原理,才能准确地运用合适的手法进行治疗。若对这些知识掌握不足,就可能错误使用手法,不但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还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B选项也是推拿意外发生的原因之一。-C选项:手法操作或手法选用不当是直接导致推拿意外的因素。不同的疾病和身体状况需要不同的推拿手法,如果手法操作不规范,如用力过猛、手法频率过快等,或者选用了不适合患者病情的手法,都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选项:未注意推拿使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引发推拿意外的关键原因。每种推拿方法都有其适用的病症范围以及不适合应用的情况,如果在治疗时没有严格遵循这些适应症和禁忌症,对不适合推拿的患者进行操作,就极有可能引发意外。例如,对于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进行不恰当的推拿,可能会导致骨折。故D选项也正确。综上,推拿意外发生的原因包括诊断不明确或误诊、对疾病机理和手法作用原理缺乏认识、手法操作或手法选用不当、未注意推拿使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本题答案为ABCD。
5、滚法适应下列哪个部位的治疗()
A.头部
B.颈项
C.手
D.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滚法适应治疗的部位。滚法是推拿手法中的一种,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肌肉痉挛、增强肌肉力量等作用。在人体不同部位的治疗中,滚法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选项A,头部主要采用按法、揉法、扫散法等推拿手法,滚法由于其操作特点和头部的生理结构,一般较少用于头部治疗。选项B,颈项部肌肉丰富、关节活动度较大,滚法可以作用于颈项部的肌肉、肌腱等组织,能有效放松颈部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