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治疗后上尿路上皮癌的新型辅助治疗2025
在高度选择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中,例如低级别肿瘤、小病灶、孤立肾或双侧疾病,内镜治疗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尽管在随访监测期间局部复发率很高,估计为30-70%.完全内窥镜消融/切除后的辅助局部或全身治疗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复发,同时长期保持肾脏保护和肾功能。尽管这些药物的给药有时具有挑战性,但关于这些方法的疗效(包括局部化疗和检查点抑制)的可靠数据是可用的。我们总结了过去几年内镜治疗后利用新型非传统药物作为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辅助治疗
的发现。
内镜下治疗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的局部复发率很高,约为
30-70%,但对于具有迫切适应症的患者可能是必要的,例如单肾、双侧疾病、显着围手术期风险、遗传易感性(即Lynch综合征),或严重肾功能不全[1]。对于低风险/低级别UTUC的顺从性患者,如果其具有小于2cm的小、单灶性、乳头状病变,并且在横截面成像上未见肾积水或管壁浸润,并且没有高级别尿细胞学或活检的特征[2]。由于内镜治疗后上尿路3年局部复发率非常高,辅助局部治疗的目标是降低完全内镜消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风险。3](图37.1)。传统上,UTUC内镜治疗后的辅助局部滴注包括用于低/中风险疾病的丝裂霉素C或用于高风险/高级别疾病的卡介苗(BCG)。4,5,6]。然而,支持非传统或新型药物在内窥镜治疗后作为UTUC辅助治疗的异质应用的数据正在增长,总结如下。
在新窗口中打开图片
Absoluteindications::
·Solitarykidney
·BilateralUTUC
·Severerenalinsufficiency
·Significantperioperativerisk
·Geneticpredisposition(Lynchsyndrome)
Relativeindications:
·Low-gradeUTUC
·Smallunifocal,papillary
tumor2cminsize
·Nohigh-gradefeaturesonurinecytologyorbiopsy
·Nohydronephrosisorwallinvasiononcross-sectionalimaging
EndoscopicmanagementofUTUC
Adjuvanttopicaltherapytopreventrecurrence
(6-weekinductioncourse)
Retrogradefashionwithaureteralstentinplace
Antegradefashion
throughapercutaneous
nephrostomytube
Low-pressureinfusionviaureteralcatheter
Maintenancetopicaltherapyinresponders
(Oncemonthly)
图37.1UTUC内镜治疗适应症及技术流程图
表柔比星和吡柔比星
表柔比星和吡柔比星
较老的药物如表柔比星和吡柔比星都是蒽环类和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它们干扰和抑制脱氧核糖核酸(DNA)复制和修复以及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合成。7]。两者都可以在辅助环境中使用,以防止UTUC的内窥镜
管理后复发。它们可以类似于化疗(即丝裂霉素C)或BCG以逆行方式在输尿管支架到位或通过经皮肾造口管顺行方式在上尿路内给药。两种药物均溶解于0.9%生理盐水(NS)中给药,表柔比星的典型剂量为50mg溶解于100mL盐水中,而吡柔比星的剂量为30mg溶解于30mL盐水中[8]。两者也可以通过与BCG相似的诱导过程(每周一次,
持续6周)进行给药,每月给予维持,药物在排尿和/或排尿前平均保留30分钟至1小时。与BCG相比,表柔比星和吡柔比星的毒性和副作用是有限的并且大大降低。最常见的治疗相关毒性包括低度膀胱症状,如尿急、尿频和排尿困难,通常用抗胆碱能药和膀胱镇痛药治疗。8]。在膀胱内治疗后报告毒性的Ta或T1膀胱癌患者的随机试验中,BCG与显着更多的药物性膀胱炎相关[BCG:54.1%(232/429)与表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