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主治医师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
A.滑膜炎
B.血管炎
C.关节软骨变性
D.骨质破坏
E.关节畸形
答案:A
解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在此基础上可出现血管翳形成,进而导致关节软骨、骨质破坏,最终引起关节畸形等。血管炎是其关节外的病理表现;关节软骨变性、骨质破坏和关节畸形是疾病进展后的结果,而非基本病理改变。
2.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早出现的关节症状是
A.晨僵
B.关节痛
C.关节肿
D.关节畸形
E.关节功能障碍
答案:B
解析:关节痛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早出现的症状,多呈对称性、持续性,时轻时重。晨僵虽然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表现,但一般在关节痛之后出现;关节肿多在关节痛之后,随着滑膜炎的发展而出现;关节畸形和关节功能障碍是疾病晚期的表现。
3.下列关于类风湿因子(RF)的描述,正确的是
A.RF是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必备条件
B.RF阳性者一定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
C.RF阴性者可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
D.RF是一种自身抗体,可分为IgM、IgG和IgA型
E.RF滴度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活动无关
答案:D
解析:RF是一种自身抗体,可分为IgM、IgG和IgA型。RF并非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必备条件,约5%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F始终为阴性,且RF阳性也可见于其他多种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所以RF阳性者不一定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RF阴性者也不能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RF滴度一般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活动有一定相关性。
4.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X线检查的分期,早期表现为
A.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端骨质疏松
B.关节间隙变窄
C.关节面出现虫蚀样改变
D.关节半脱位
E.关节强直
答案:A
解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X线检查早期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端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多见于中期;关节面出现虫蚀样改变也在疾病进展过程中较中期出现;关节半脱位和关节强直是晚期表现。
5.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线药物是
A.非甾体抗炎药
B.糖皮质激素
C.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D.生物制剂
E.中药
答案:A
解析: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能迅速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线药物。糖皮质激素一般不作为首选,仅在病情严重或非甾体抗炎药及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效果不佳时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起效较慢,但能延缓关节破坏,是控制病情进展的关键药物;生物制剂是近年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型药物,价格相对昂贵;中药可作为辅助治疗。
6.下列哪种药物不属于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A.甲氨蝶呤
B.柳氮磺吡啶
C.来氟米特
D.布洛芬
E.羟氯喹
答案:D
解析:布洛芬属于非甾体抗炎药,主要起解热、镇痛、抗炎作用,不能延缓关节破坏,不属于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羟氯喹等均为常用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可抑制免疫反应,延缓疾病进展。
7.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甲氨蝶呤治疗,其不良反应不包括
A.胃肠道反应
B.肝功能损害
C.骨髓抑制
D.脱发
E.高血压
答案:E
解析: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脱发等。高血压一般不是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
8.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咳嗽、咳痰
B.进行性呼吸困难
C.胸痛
D.咯血
E.发热
答案:B
解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时,进行性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随着病情进展,肺功能逐渐下降。咳嗽、咳痰相对少见;胸痛、咯血一般不是肺间质病变的主要表现;发热可能与疾病活动有关,但不是肺间质病变特有的表现。
9.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分级,Ⅱ级是指
A.能照常进行日常生活和各项工作
B.可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和某种职业工作,但参与其他项目活动受限
C.可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但参与某种职业工作或其他项目活动受限
D.生活自理,但不能参加工作和其他活动
E.生活不能自理
答案:B
解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功能分级:Ⅰ级能照常进行日常生活和各项工作;Ⅱ级可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和某种职业工作,但参与其他项目活动受限;Ⅲ级可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但参与某种职业工作或其他项目活动明显受限;Ⅳ级生活不能自理,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10.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下列哪项指标特异性最强
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
B.RF
C.血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