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医院三基考试考试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基础医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负反馈调节
答案:D。解析:负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是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但并非维持稳态的最主要调节方式;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自身调节是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2.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收缩反应B.分泌C.神经冲动D.动作电位
答案:D。解析: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首先可产生动作电位。收缩反应一般是肌细胞兴奋后的表现;分泌是腺细胞的功能;神经冲动是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而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兴奋的共同特征。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有()
A.血浆B.组织液C.淋巴液D.细胞内液
答案:ABC。解析: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
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
A.每搏输出量B.心率C.外周阻力D.大动脉弹性
答案:ABCD。解析:每搏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明显;心率加快,舒张压升高明显;外周阻力增大,舒张压升高;大动脉弹性降低,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所以以上因素均会影响动脉血压。
三、简答题
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答案: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其基本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可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生成。内源性凝血途径由因子Ⅻ启动,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在血浆中;外源性凝血途径由因子Ⅲ启动,因子Ⅲ来自组织。两条途径最后都形成因子Ⅹa、因子Ⅴ、Ca2?和血小板磷脂共同组成的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2.凝血酶的形成:在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作用下,凝血酶原(因子Ⅱ)被激活为凝血酶(因子Ⅱa)。
3.纤维蛋白的形成: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因子Ⅰ)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同时激活因子ⅩⅢ,在因子ⅩⅢa和Ca2?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聚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并网罗血细胞形成血凝块。
临床医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出血B.穿孔C.幽门梗阻D.癌变
答案:A。解析: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和癌变。其中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轻者表现为黑便,重者可出现呕血。穿孔、幽门梗阻和癌变相对出血而言发生率较低。
2.诊断冠心病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是()
A.心电图B.动态心电图C.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D.冠状动脉造影
答案:D。解析: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它可以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狭窄部位和程度等。心电图可发现心肌缺血等改变,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动态心电图可连续记录较长时间的心电图变化;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是通过运动增加心脏负荷来诱发心肌缺血,但这些检查都不如冠状动脉造影准确直观。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有()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高渗高血糖综合征C.糖尿病肾病D.低血糖症
答案:ABD。解析: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低血糖症等。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肾脏微血管病变引起的。
2.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有()
A.反复发作的喘息B.呼吸困难C.胸闷或咳嗽D.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
答案:ABCD。解析: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在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重,发作时呈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三、病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65岁,有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最高达180/110mmHg,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在130-140/80-90mmHg。近1个月来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休息后可缓解。1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为白色黏痰,量较多,伴呼吸困难加重,不能平卧。查体:T37.8℃,P110次/分,R28次/分,BP150/90mmHg。神志清楚,端坐位,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满布湿啰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10次/分,律齐,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肝肋下3cm,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1.请写出该患者目前的诊断。
答案:(1)高血压病(高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