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详解留置导尿护理指南.docx
文件大小:25.27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4.03千字
文档摘要

2024详解留置导尿护理指南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见的操作,常用于尿潴留、昏迷、泌尿系统手术等患者,以帮助患者引流尿液、观察尿量等。然而,留置导尿也带来了一系列护理问题,如感染、尿道损伤、膀胱痉挛等。因此,正确的留置导尿护理至关重要。以下是2024年详解留置导尿护理指南的详细内容。

留置导尿前的护理

评估患者

-一般情况:了解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意识状态、自理能力等。例如,对于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尿道狭窄等问题,需要更加谨慎操作;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要采取适当的约束措施,防止其自行拔管。

-排尿情况:询问患者的排尿习惯、尿量、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了解患者是否有泌尿系统疾病史,如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增生等。

-心理状态:评估患者及家属对留置导尿的认知程度和心理反应。大多数患者对留置导尿会存在紧张、恐惧等情绪,护士要耐心解释,消除其顾虑。

物品准备

-导尿包:选择合适型号的导尿管,一般成年男性选用16-18号导尿管,成年女性选用14-16号导尿管。导尿包内通常包含导尿管、润滑油、棉球、镊子、弯盘等物品。

-其他物品:准备无菌手套、治疗巾、便盆、屏风等。检查导尿包的有效期和包装是否完好,确保物品的无菌性。

环境准备

-调节室温:保持病室温度在22-24℃,避免患者着凉。

-遮挡患者:使用屏风或拉上床帘,保护患者的隐私。

患者准备

-解释操作目的: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留置导尿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取得其配合。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屈膝外展,暴露外阴部。对于男性患者,需将阴茎提起与腹壁成60°角;对于女性患者,需分开大阴唇,充分暴露尿道口。

留置导尿中的护理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洗手、戴口罩:护士在操作前要认真洗手,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

-消毒外阴:用碘伏棉球消毒外阴部,消毒顺序为:男性患者自尿道口向外旋转擦拭消毒阴茎头、冠状沟、阴茎、阴囊等部位;女性患者按照由上至下、由外向内的顺序消毒大阴唇、小阴唇、尿道口等部位。每个棉球限用一次。

-铺无菌巾:打开导尿包,铺无菌治疗巾,戴无菌手套,润滑导尿管前端。

-插入导尿管:男性患者将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20-22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2-3cm;女性患者将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4-6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1-2cm。插入过程中要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

-固定导尿管:导尿管插入成功后,向气囊内注入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一般为10-15ml),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证明导尿管已固定稳妥。

观察患者反应

-在导尿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有无疼痛等反应。如果患者出现疼痛难忍、血尿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留置导尿后的护理

妥善固定导尿管和集尿袋

-导尿管固定:用胶布或专用的导尿管固定装置将导尿管妥善固定在患者的大腿内侧或腹壁上,防止导尿管扭曲、受压、脱出。固定时要注意避免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集尿袋固定:将集尿袋妥善固定在低于膀胱的位置,防止尿液逆流。集尿袋每周更换1-2次,更换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保持引流通畅

-观察尿液: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量,并做好记录。正常尿液为淡黄色、澄清透明液体。如果尿液出现浑浊、血尿、有絮状物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防止堵塞:定时挤压导尿管,防止血块、沉淀物等堵塞导尿管。如果发现导尿管堵塞,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鼓励患者多饮水: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以增加尿量,起到自然冲洗尿道的作用,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尿道口护理:每日用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会阴部2次,保持尿道口清洁。消毒时要注意由内向外、从上向下的顺序,每个棉球限用一次。

-更换导尿管: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导尿管应每周更换一次,以降低感染的风险。更换导尿管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防止交叉感染:操作前后要认真洗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对病室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膀胱功能训练

-夹闭导尿管: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可采用间歇性夹闭导尿管的方法进行膀胱功能训练。一般每3-4小时开放一次导尿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训练,即收缩肛门括约肌,每次收缩持续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盆底肌训练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预防尿失禁。

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进行处理。

心理护理

-留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