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帕金森氏病健康宣教.ppt
文件大小:4.61 M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7.61千字
文档摘要

*1、静止性震颤:手指弯曲、颤抖,像在数钞票或搓丸子,变换姿势后会消失,精神紧张时会加重、这种“静止性震颤”是最早期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震颤渐波及整个肢体,甚至影响到躯干,并从一侧上肢扩展至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下颌、口唇,舌头及头部一般最后受累。**肌强直是指锥体外系病变而导致的协同肌和拮抗肌的肌张力同时增高。病人感觉关节僵硬以及肌肉发紧。僵直可累及四肢、躯于、颈部和头面部肌肉,而呈现特殊的姿势。面肌僵直可出现与运动减少一样的“面具脸”。四肢、躯干、颈肌同时受累时,病人出现“猿猴姿势”。**行动迟缓是由于肌肉的僵直和姿势反射障碍,引起一系列的运动障碍。病变早期,突出表现在写字歪歪扭扭,越写越小,尤其在行末时写的特别小,称小写征”。随着病情逐渐发展,出现动作笨拙、不协调,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各项动作完成缓慢,如病人在进行一些连续性动作时存在困难,中途要停顿片刻后才能重新开始;不能同时做两种动作,如病人不能一边回答问题一边扣衣服;不能完成连贯有序的动作,精细动作受影响,如洗脸、刷牙、剃须、穿脱衣服和鞋袜、系鞋带和钮扣,以及站立,行走、床上翻身等均有困难;**病人的联合运动功能受损,行走时双上肢的前后摆动减少或完全消失,这往往是本病早期的特征性体征;步态异常较为突出,发病早期,行走时下肢拖曳,往往从一侧下肢开始,渐累及对侧下肢,随着病情发展,步伐逐渐变小变慢,起步困难,不能迈步,双足像粘在地面上,一旦迈步,即以极小的步伐向前冲去,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或转弯困难,称为“慌张步态”;**多巴胺制剂,直接补充脑内分泌不足的多巴胺;抑制多巴胺降解的药物,使本就不足的多巴胺消耗减少一些;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增强大脑对多巴胺的吸收和利用**1、防止脑动脉硬化是预防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临床上要认真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2、避免或减少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锰、汞等3、避免或减少应用奋乃静、利血平等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4、加强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5、发现老年人有上肢震颤、手抖、动作迟缓等帕金森先期征兆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第一营造祥和的家庭氛围。尊重其人格和生活习惯,家人多抽时间陪伴、照顾患者,使患者感到心情舒畅,没有孤独感。第二对帕金森氏病知识的基本认识。让其阅读一些有关帕金森氏病的文章和书籍等从多种途径上获得有关知识,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三积极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以转移不良的心情,建立良好地心境。但应比,免学习书法、演奏等较难执行的动作,以免患者触景生情。第四积极的社会活动。除了与家人交往以外,尽可能地扮演其所希望的社会角色,实现其自我价值。第五放松疗法。可选择一些轻音乐、幽默漫画、香薰疗法等来放松身心,消除沮丧心理。**用药指导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最有效的方法第一正确理解帕金森氏病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按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加减药物。

第二严密观察药物效果及副反应,注意左旋多巴应用过程中的开--关现象和剂末现象,对药物的更换及剂量的调整提供临床依据。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3年~5年后,药物的局限性会出现,开关现象出现在服药后期。就是说一天当中,患者的症状在突然缓解(开期)与加重(关期)之间波动,可反复迅速交替出现多次。这种变化速度非常快,且不可预测,如同电源开关一样。临床上形象地称这种生理现象为开关现象。开关现象不可预测,患者整日提心吊胆,不敢出门。“剂末现象”,又称疗效减退或剂末恶化,是指每次用药的有效作用时间缩短,症状随血液药物浓度发生规律性波动处理:可增加每日服药次数或增加每次服药剂量,或改用缓释剂,或加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司来吉兰、COMT抑制剂。第三安坦等抗胆碱能药物对肠道运动有抑制作用,因此在餐后或进餐时服用为好;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泰舒达、森福罗有胃肠道刺激性,应与食物同服;促多巴胺释放药物如金刚烷可引起失眠不宜晚上服,以早、午服用为宜。左旋多巴制剂如息宁、美多芭在餐前半小时或餐后两小时服用**※防止患者摔倒和发生意外?--帕金森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因此,要特别注意患者的看护。※注意生活设施的布置?--家居布置要方便合理、减少障碍,处处为患者行动方便着想。※注意喂食安全?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存在吞咽困难,要注意喂食,以防误吸引起肺部感染。**衣服较宽大尽量减少扣子,可选用拉链、按扣或自粘胶等布料最好选用全棉,便于吸汗*关于帕金森氏病健康宣教第1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他们,都曾受帕金森的困扰第2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帕金森病是一种以静止性震颤、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