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生活照护BABYCARE
第三篇第八讲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救护
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了解婴幼儿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掌握常用的急救技术掌握婴幼儿跌落伤、切割伤、扭伤的救护方法掌握婴幼儿异物入体的处理方法熟悉婴幼儿咬伤、蜇伤的处理方法掌握婴幼儿烧伤、烫伤的处理方法掌握婴幼儿急性中毒的救护方法掌握婴幼儿中暑、冻伤和溺水的救护方法具备预防婴幼儿意外伤害的意识不断增强自身的急救技能,为婴幼儿安全筑起屏障能够有效预防婴幼儿发生意外伤害能够针对婴幼儿意外伤害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救护)措施学习目标
模块导航模块一婴幼儿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急救常识模块二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
婴幼儿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急救常识模块一
应用场景34月龄的乔乔坐在餐桌旁,正专心致志地吃着妈妈为他准备的零食。他捏起1粒花生米送入口中嚼了嚼,然后对妈妈表示自己口渴,想要喝水。然而就在此时,乔乔突然咳嗽起来。乔乔爸爸听到乔乔异常的咳嗽声,立刻抬头看去,只见乔乔满脸通红,双手揪着喉咙,显然是被花生米呛住了。
应用场景乔乔爸爸立刻冲到乔乔身边,使用海姆利希手法对其急救。同时,乔乔妈妈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简要地说明了情况,并请求医务人员尽快赶到。不一会儿,乔乔就将花生米吐了出来。医务人员赶到后,检查了乔乔的身体状况,发现其并无大碍。乔乔的父母也都松了一口气。
典型任务一、婴幼儿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有哪些?二、如何根据婴幼儿的月龄选择选择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一、婴幼儿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一)婴幼儿自身因素例如,幼儿从高处往下跳导致骨折,用手去触摸玻璃碎片导致割伤,等等。比较容易发生意外伤害运动功能尚不完善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性较差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认知水平较低,往往意识不到外界环境和事物的危险性,也无法预见自身行为的后果
一、婴幼儿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二)照护者因素婴幼儿年龄尚小,日常生活必须依赖照护者的照护。照护者如果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贫乏,急救技能欠缺,则容易使婴幼儿陷入危险的境况,甚至使其受到意外伤害。
一、婴幼儿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三)环境因素婴幼儿的生活环境中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安全因素,如公共安全设施不完善,所在小区或托育机构安全保障设施欠缺、安全出口少且狭窄、设施设备及线路老化等,这些都容易导致婴幼儿发生意外伤害。婴幼儿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有哪些?任务解决(1)婴幼儿自身因素(2)照护者因素(3)环境因素
一、婴幼儿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互动空间请列举一些发生在婴幼儿身上的意外伤害,并分析发生伤害的主要原因。
二、婴幼儿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一)提高安全意识预防婴幼儿发生意外伤害,需要家庭、托育机构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面主要介绍托育机构中的照护者预防婴幼儿发生意外伤害的措施。
二、婴幼儿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一)提高安全意识照护者是婴幼儿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其保护措施的主要实施者。照护者要把婴幼儿的安全置于第一位。也就是说,照护者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学习贯彻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并以身作则,不做存在安全隐患的事情。
二、婴幼儿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二)创设安全的环境环境安全对保障婴幼儿安全的意义十分重大,照护者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为婴幼儿创设安全的环境:①消除婴幼儿活动空间内的安全隐患,如清除过道杂物,及时清理地面上的珠子、扣子等颗粒状物品。②为婴幼儿提供安全、无毒的玩具,以免婴幼儿被割伤或刺伤。③将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如热水瓶)放置在婴幼儿触碰不到的地方。
二、婴幼儿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三)确保婴幼儿一日生活安全照护者应确保婴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全。例如,照护者在婴幼儿自由活动前要清理场地和检查器械,在婴幼儿睡觉时要关注其有无异常表现,确保婴幼儿安静、有序进餐,锋利的物品、药品等使用完毕要及时收起,等等。
三、常用的急救技术(一)心肺复苏术婴幼儿发生心搏骤停后,照护者可通过心肺复苏术来完成人工血液循环,为其重要脏器供血。1.操作方法在实施心肺复苏术之前,照护者应让婴幼儿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迅速清除其口腔异物(如呕吐物等)。心肺复苏术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
三、常用的急救技术(一)心肺复苏术1)胸外心脏按压照护者可依据婴幼儿的月龄选择使用双指按压法或单手按压法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双指按压法适用于12月龄以下的婴儿。具体操作方法:照护者的食指和中指并拢,按压婴儿双乳头连线的中点(位于胸骨中下1/3处),或照护者双手环抱婴儿胸廓,用双手拇指按压婴儿双乳头连线的中点。按压深度约为4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双指按压法
三、常用的急救技术(一)心肺复苏术单手按压法适用于12月龄以上的幼儿。具体操作方法:照护者将一只手的手掌根部紧贴幼儿双乳头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