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Rood方法:又称多种感觉刺激疗法,其核心是利用多种感觉(冷、温、刷、振动、扣打、牵张、压迫等)对于不同种类的神经纤维(A、B、C三类,A类又分为α、β、γ、δ群)可以产生不同的促通效果。第30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法(PNF):是通过刺激本体感受器来促使某些特定共同运动模式中肌群的收缩。可施加阻力,利用拮抗肌之间的交互抑制和相继诱导配合外感受器刺激,如听觉、视觉、触觉。第31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偏瘫的康复治疗1)急性期的康复治疗:以临床抢救为主。康复措施应早期介入,但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为前提。康复治疗主要以良肢位摆放、按摩、关节被动运动和预防并发症为主。第32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仰卧位时,病人头下垫枕,患侧肩胛下放一枕头,使肩上抬前挺,肩关节外展外旋,肘与腕均伸直,手指伸直并分开,整个上肢放在枕头上。患侧臀部、大腿外侧下放一枕头,其长度要足以支撑整个大腿外侧,以防下肢外旋。足底不放任何东西,以防止增加不必要的伸肌模式的反射活动。该体位易引起压疮及增强异常反射活动,应尽量少用。或与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交替使用。良肢位摆放——仰卧位第33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良肢位摆放——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头用高度适中的枕头支撑,躯干稍向后旋转,后背部用枕头支撑。患肩前伸,避免其后缩和受压,肘关节前伸,前臂旋后,掌心向上。患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上肢可放在身上或身后的枕头上,避免放在身前,防止肩胛骨回缩。健腿的髋、膝关节屈曲,其下方放一长枕支撑。第34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良肢位摆放——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病人头部垫枕,胸前放一枕头,后背置一枕头以支撑。患侧上肢向前伸出,肩关节屈曲90°,患侧肘关节伸展,腕、指关节伸展放在枕上。患侧下肢髋、膝关节自然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另一枕上。健侧肢体自然放置。第35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变换体位的护理主要目的是预防褥疮和肺感染,另外由于仰卧位强化伸肌优势,健侧卧强化患侧屈肌优势,患侧卧位强化患侧伸肌优势,因此应不断变换体位,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模式出现。一般每60分钟到120分钟变换体位一次。第36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Bobath式握手向健侧翻身向健侧翻身病人仰卧位双手交叉,患手拇指置于健手拇指之上(临床上称Bobath式握手,见上图),或健手握住患手手腕,屈膝,健腿插入患腿下方。交叉的双手伸直举向上方,做左右侧方摆动,借助摆动的惯性,让双上肢和躯干一起翻向健侧。第37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向患侧翻身向患侧翻身病人仰卧位,双手呈Bobath式握手,向上伸展上肢,健侧下肢屈曲。双上肢左右侧方摆动,当摆向患侧时,顺势将身体翻向患侧。第38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按摩及关节的被动运动对患肢进行按摩可促进血液、淋巴回流,减轻甚至防止浮肿,同时也是一种运动感觉刺激,有利于运动功能恢复。按摩要轻柔、缓慢、有节律地进行,不宜使用强刺激性手法。对肌张力高的肌群用安抚性质的推摩。对肌张力低的肌群则予以按摩和揉捏。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既可维持关节正常的活动范围,又可有效地预防关节肿胀、肌肉萎缩,从而促进患侧肢体主动运动的出现。如病人病情稳定,在病后第3~4天起患肢所有的关节(包括健侧肢体)都应做全范围的关节被动活动,每天2~3次,以防关节痉挛。活动顺序从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缓慢进行,切忌粗暴,直到主动运动恢复为止。第39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恢复期一般可分为软瘫期、痉挛期和改善期。运动训练大体按照运动发育的顺序和不同姿势反射水平进行;第40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1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痉挛训练卧位抗痉挛训练采用Bobath式握手,用健手带动患手向前上方举过头顶,并停留片刻再缓慢地返回胸前,每次10~20个,每天数次。仰卧位时双腿屈曲,Bobath式握手抱住双膝,将头抬起,前后摆动使下肢更加屈曲。但在进行训练时要特别注意:打破左右侧和上下肢之间联合反应,即下肢用力时患侧上肢应伸展,上肢用力时下肢应屈曲。被动活动肩关节和肩胛带病人仰卧,以Bobath式握手用健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