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方案病例数剔除退出缺血性中风综合治疗方案16679出血性中风综合治疗方案6010缺血性中风三种治疗方案15368出血性中风三种治疗方案8338缺血性中风针灸治疗方案6010合计5221825研究病例第31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治疗方案随机号发病时间发病部位复发时间复发部位缺血综合中医102012003-3-25右侧2003-8-24右侧缺血综合西医102132003-6-30右侧2003-8-10右侧缺血综合西医100162003-11-17双侧2004-2-3右侧出血综合西医752003-5-12右侧2003-8-5左侧缺血通治组111642002-9-18左侧2002-12-5左侧缺血西医组111902003-6-3右侧2003-7-29右侧复发病例第32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严重不良结局第33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4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5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6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7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8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9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0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研究结论综合治疗方案能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神经功能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强调根据中风病证候的动态演变规律,据证立法,依法选方,方证相应,将辨证论治个体治疗方法与群体评价结合给患者最优的治疗,采用综合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康复,建立了规范护理和早期康复方案治疗方案中的各种治疗方法与临床实际非常贴近,有助于临床推广使用第41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以证候学观察为基础重视诊疗标准规范的研究第42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一代标准1983《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一代标准)1986年该标准在泰安通过了专家鉴定1987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在全国医疗单位试行。第43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风病诊断标准病名诊断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第44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风病诊断标准病类诊断:中经络——无意识障碍中脏腑——有意识障碍中经络分为五类证候中脏腑分为四类证候肝阳上亢,风火上扰风火上扰清窍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痰热蒙闭心窍痰热腑实,风痰上扰痰湿蒙塞心神气虚血瘀元气败脱心神散乱阴虚风动第45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风病诊断标准经过临床实践,发现一代标准的不足:标准对以颈内动脉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脑血管病有较好的概括,但对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变不能较好地概括(如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证候诊断因素的权重无明显的等级区分,疗效评定标准的概括内容不够全面;证候因素无定量化标准,影响研究结果及经验的可重复性。第46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风病诊断标准的研究
80年代初期,中西医专家已开始对中风病辨证的定量化问题进行临床探索,1988年拟定了中风病辨证量表,并进行了初步临床验证;1989年在全国中医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工作会议上,对量表中证候因素及其权重进行了论证与修改,确定了“中风病专家经验辨证量表”;1991年“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的研究”列入国家科委科技攻关项目.第47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风病诊断标准的研究?二代标准的主要内容病名诊断标准—五大主症基础上增加6个次症病类诊断标准—分为轻、普通、重、极重型证类诊断标准—7类证候(定性);疗效评定标准—以病类诊断的评分为基础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分为基本恢复、显著进步、进步、稍进步、无变化、恶化。第48页,共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