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疗器械通用知识考试笔试试题
一、单选题(共72题,每题1分,共72分)
1.复层扁平上皮主要分布于()。
A、皮肤表面、口腔
B、胃肠道表面
C、输尿管、膀胱
D、呼吸道表面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复层扁平上皮具有较强的机械性保护作用,分布于皮肤表
面、口腔、食管等易受摩擦的部位。胃肠道表面一般为单层柱状上皮
;输尿管、膀胱为变移上皮;呼吸道表面主要是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
2.孔与轴配合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则该配合是()
。
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
C、过渡配合D、ABC都不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过渡配合是指孔与轴配合时,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
互交叠的配合方式。间隙配合是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过盈
配合是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所以当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
带相互交叠时为过渡配合。
3.参与构成喉结的是()。
A、甲状软骨
B、会厌软骨
C、杓状软骨
D、环状软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甲状软骨最大,位于喉的前上方,其前方最突出的部分为
喉结。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呈环形,前低后高,分别与杓
状软骨、甲状软骨形成关节,对支持呼吸道有重要作用。会厌软骨位
于甲状软骨的后上方,形状如匙,上端游离,下端借韧带连于甲状软
骨后面,为喉口的盖。
4.根据医疗器械与人体接触时间长短可采取不同的生物学评价手段,
下列属于长期接触的是()。(2021年考题)
A、≤24h
B、24h~30d
C、30d
D、20d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植入医疗器械按接触时间分为:(1)短期接触(A):在24h以
内一次、多次或重复使用或接触的器械;(2)长期接触(B):在24h以上
30d以内一次、多次或重复使用或接触的器械;(3)持久接触(C):超过
30d以上一次、多次或重复使用或接触的器械。如果一种材料或器械
兼属于两种以上的时间分类,应采用较严的试验和(或)评价考虑。对
于多次接触的器械,分类应考虑潜在的累积作用和这些接触的总时间
,例如,透析器应为持久接触器械。如果一个器械在使用寿命期间发
生变化,若在原位发生聚合或生物降解,应分别对器械的不同状态进
行评价。例如,预期在原位发生聚合的生物可降解胶,其不同状态包
括:原始组分、中间反应产物、完全聚合的材料和降解产物。
5.标准按照使用范围划分不包括()。
A、通用标准
B、国家标准
C、国际标准
D、企业标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标准按照使用范围划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不包括通用标准。通用标准不属于按照
使用范围划分的标准类别。
6.医疗机构使用无菌器械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
的时限是在事件发生后()。(2021年考题)A、24小时内
B、48小时内C、72小时内D、5日内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医疗机构使用无菌器械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应在事件发
生后24小时内报告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所以答
案是A选项。
7.为减少动物消耗,最大限度地利用动物资源可将不同试验项目在同
一动物上进行,下列哪些试验可同时进行()。
A、植入性试验与慢性毒试验
B、细胞毒性与全身毒性试验
C、皮肤致敏与细胞毒性
D、血液相容性与致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选择试验项目时注意为减少试验动物的消耗,最大限度
地利用动物资源,GB/T16886.1-2011中非常强调多项试验结合起来开
展。例如,要将植入试验与慢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亚急性
毒性试验结合起来开展。
8.在权衡患者受益和与高水平的健康与安全保障相一致时,任何与医
疗器械使用有关的风险都必须是()。A、可以规避的
B、可以接受的
C、可以消除的
D、可以避免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医疗器械使用中的风险不可能完全消除或避免,但在权衡
患者受益和健康与安全保障相一致时,必须是可以接受的。选项A“
可以规避的”和选项D“可以避免的”表述不准确,因为有些风险是
难以完全规避或避免的;选项C“可以消除的”过于绝对,很多医疗
器械相关风险难以完全消除。
9.动脉是()。
A、位于动脉与静脉之间的微小血管
B、将心脏输出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
C、流动动脉血的血管
D、将血液从全身各器官带回心脏的血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及静脉组成。动脉:
将心脏输出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