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学检验学相关知识考试笔试试题
一、单选题(共105题,每题1分,共105分)
1.心肌梗死时血清LD同工酶升高最明显的是()
A、LD5
B、LD2
C、LD3
D、LD4
E、LD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心肌梗死时血清LD同工酶升高最明显的是LD1,即LD1LD2,这是因为LD1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受损,释放出大量的LD1入血,导致血清LD1升高明显。
2.形成管型的主要基质成分是()
A、T-H蛋白及血浆蛋白
B、红细胞
C、肾小管上皮细胞
D、细菌
E、细胞碎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形成管型的主要基质成分是Tamm-Horsfall蛋白(T-H蛋白)及血浆蛋白。T-H蛋白是由肾小管髓袢升支及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一
种糖蛋白,是管型形成的重要基质。当尿液中蛋白质、细胞及其碎片等成分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时,就会以T-H蛋白为基质形成管型。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菌、细胞碎片等虽可参与管型形成,但不是主要基质成分。
3.下列属于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参数的是()
A、MPV
B、MCV
C、MCH
D、MCHC
E、Hct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参数包括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而MCV是平均红细胞体积,MCH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C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Hct是血细胞比容,均不属于血小板参数。
4.血气分析时,标本的采集处理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不需与空气隔绝
B、以肝素抗凝
C、测定前将血液混匀
D、采集动脉血或动脉化毛细血管血
E、立即分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血气分析时,标本必须与空气隔绝,因为空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会影响标本中的气体成分,导致结果不准确。采集动脉血或动脉化毛细血管血、以肝素抗凝、立即分析、测定前将血液混匀都是正确的做法。
5.下列有关血细胞比容测定,哪项是错误的()
A、所用器材必须清洁干燥
B、不能使用改变红细胞体积的抗凝剂
C、要求相对离心力为2264g,离心30min
D、有溶血现象与结果无关
E、不同的离心机,应选择不同的离心速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血细胞比容测定时,溶血现象会使红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导致测定结果偏低,所以溶血现象与结果是有关的,该选项错误。其他选项:所用器材清洁干燥可避免干扰测定结果,A正确;使用改变红细胞体积的抗凝剂会影响测定准确性,B正确;相对离心力为2264g,离心30min是常用的条件,C正确;不同离心机性能不同,应选择不同离心速度,E正确。
6.下列疾病中血清铁不增高的有()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感染性贫血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感染性贫血时,血清铁常降低,而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血清铁可增高。
7.以下关于1,25(OH)2D3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负反馈抑制25(OH)D3-1a-羟化酶的活性
B、促进十二指肠对钙的吸收
C、抑制溶骨D、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E、促进溶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25(OH)2D3的作用是促进溶骨,提高血钙、血磷浓度,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对25(OH)D3-1a-羟化酶有负反馈抑制作用,所以抑制溶骨是不正确的。
8.下列关于渗出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为浑浊
B、常自凝
C、比密多1.018
D、蛋白定量多30g/L
E、Rivalta试验常阴性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渗出液外观多浑浊,常自凝,比密多1.018,蛋白定量多30g/L,Rivalta试验常阳性,而不是阴性。所以答案是E。
9.下列哪项检查结果不符合ITP()
A、BT延长
B、APTT正常C、PAlgG增高
D、CT(试管法)正常
E、PT延长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出血时间(BT)延长,选项A符合;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选项B符合;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lgG)增高,选项C符合;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选项E不符合;试管法凝血时间(CT)正常,选项D符合。
10.消化道恶性肿瘤首选的筛检指标是()
A、大便隐血试验
B、消化道内镜检查
C、血清CEA
D、血清CA199
E、消化道脱落细胞学检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大便隐血试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选筛检指标,因为其操作简便、无创,可作为大规模人群筛查的初筛方法,能在肿瘤早期出现
阳性结果,有助于早期发现消化道肿瘤。消化道内镜检查虽能直接观察病变,但属于侵入性检查,一般不作为首选筛检指标。血清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对消化道肿瘤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但特异性不强,不能作为首选筛检指标。消化道脱落细胞学检查也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