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学护理学知识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某健康初孕妇。进行体检,护士向其解释骨盆各径线值。中骨盆平面横径平均值为()。
A、10.5cm
B、11.5cmC、12cmD、10cm
E、11cm
正确答案:D
2.标准预防的环境控制中,下列哪项是不必要的?()
A、在彻底清洁基础上,适当消毒床单位
B、保证医院有适当的日常卫生处理程序
C、病室及走廊、办公室地面必须用消毒液消毒,防止感染播散
D、床栏杆、轮椅、洗脸池、门把手等必须经常清洁,并保证该程序落实
E、保证医院有适当的日常清洁标准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标准预防的环境控制要求保证医院有适当的日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对床单位等进行适当清洁消毒,对一些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床栏杆、轮椅、洗脸池、门把手等必须经常清洁并落实程序。而病室及走廊、办公室地面通常进行常规清洁即可,并非必须用消毒液消毒来防止感染播散,过度消毒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等不良影响。
3.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特点是()。
A、痛经发生于月经前期
B、痛经发生于月经前、经期加重、经后缓解
C、痛经与月经周期无关
D、痛经经期轻微,经后加重
E、痛经多为原发性痛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特点是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多在月经前1~2天开始,月经第1天最剧烈,以后逐渐减轻,至月经干净时消失,所以表现为痛经发生于月经前、经期加重、经后缓解。选项A不全面;选项C与月经周期有关;选项D描述错误;选项E不是原发性痛经。
4.正常产褥期的时间是()。B、产后4周
C、产后24小时
D、产后4~6周
E、产后6周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正常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除乳腺外的各器官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通常为产后6周。所以答案选E。
5.环氧乙烷灭菌的生物监测指示菌种是()。
A、表皮葡萄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D、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E、大肠杆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环氧乙烷灭菌的生物监测指示菌种是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它对环氧乙烷具有较强的耐受性,能较为准确地反映环氧乙烷灭菌的效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不是环氧乙烷灭菌生物监测的指示菌种。6.空气传播的粒径为()。
A、多小于5μm
B、多大于5μm
C、多小于10μm
D、多大于10μm
E、多小于2μm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所以空气传播的粒径多小于5μm,答案
选A。
7.下列哪项是外阴、阴道创伤的主要原因?()
A、分娩
B、锐器伤
C、骑跨伤
D、手术
E、性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分娩是外阴、阴道创伤的主要原因,分娩过程中尤其是难产、急产时,胎儿通过产道可导致外阴、阴道不同程度的撕裂伤。性交、骑跨伤、锐器伤、手术等也可引起外阴、阴道创伤,但不是主要原因。
8.某医生某台无菌手术结束需连续进行下一台手术,手套未破,问其手应如何处理?()
A、换一副手套
B、用75%乙醇泡手5分钟,再戴上无菌手套
C、再加一副手套
D、需重新按外科手消毒法进行
E、需按卫生手消毒法进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该医生进行下一台手术时手套未破,但按照规范仍需重新按外科手消毒法进行,以确保手术的无菌环境,防止交叉感染。
9.臀先露的指示点是()。
A、颏骨
B、枕骨
C、臀部
D、骶骨
E、肩胛骨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臀先露是最常见的异常胎位,以骶骨为指示点,有骶左前、骶左横、骶左后、骶右前、骶右横、骶右后6种胎位。
10.正常分娩的产妇,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最佳时间是()。
A、产后48小时内
B、产后3天
C、产后7日
D、产后5日
E、产后42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正常分娩的产妇,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最佳时间是产后48小时内。此时产妇身体状况相对稳定,子宫还未完全复旧,手术操作相对容易,且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产后3天、5日、7日等时间相对较晚,身体恢复进程进一步推进,手术风险可能会有所增加。产后42日是产后复查的时间,此时进行输卵管结扎术时间偏
迟。
11.关于外源性感染,不正确的描述是()。
A、病原体来自医疗行为
B、是可预防性感染
C、病原体来自环境D、病原体来自他人
E、病原体是在患者身上定植的微生物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外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如其他患者、病原携带者,包括医院环境及医疗器械等,而在患者身上定植的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属于内源性感染,不是外源性感染。A选项病原体来自医疗行为属于外源性感染范畴;B选项外源性感染很多是可通过规范操作等预防的;C选项病原体来自环境是外源性感染的来源之一;D选项病原体来自他人也是外源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