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病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
1.以下哪项是分子病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单选题]*
A.细胞形态
B.组织切片
C.生物大分子
D.器官功能
E.个体表型
答案:C。原因:分子病理学重点关注生物大分子(如DNA、RNA和蛋白质等)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细胞形态更多是传统病理学的研究范畴,组织切片是研究的一种材料,器官功能和个体表型是更宏观层面的概念,不是分子病理学主要研究对象。
2.分子病理检测中,常用的DNA测序技术不包括?()[单选题]*
A.Sanger测序
B.二代测序(NGS)
C.荧光定量PCR
D.纳米孔测序
E.焦磷酸测序
答案:C。原因:荧光定量PCR主要用于检测基因的表达量,而不是用于DNA测序。Sanger测序、二代测序、纳米孔测序和焦磷酸测序都是常见的DNA测序技术。
3.在肿瘤分子病理诊断中,以下哪个基因的突变与肺癌关系最为密切?()[单选题]*
A.BRCA1
B.EGFR
C.TP53(与多种肿瘤相关,相对肺癌不是最特异密切)
D.APC(主要与结直肠癌相关)
E.HER-2(更多与乳腺癌相关)
答案:B。原因: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突变在肺癌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其突变状态对肺癌的靶向治疗等有着重要意义。而BRCA1主要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相关,APC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HER-2主要涉及乳腺癌。
4.分子病理学中,RNA编辑可能导致?()[单选题]*
A.蛋白质结构不变
B.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C.DNA序列改变
D.细胞形态变化
E.细胞器功能改变
答案:B。原因:RNA编辑会改变RNA的序列,从而可能影响到翻译出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不会直接导致DNA序列改变,细胞形态和细胞器功能的改变是比较间接的结果,而且RNA编辑通常会使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而不是不变。
5.以下哪种分子病理技术可用于检测基因拷贝数变化?()[单选题]*
A.Westernblot(用于检测蛋白质表达水平)
B.原位杂交(可检测基因拷贝数等多种情况)
C.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质定位等)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蛋白质等物质的含量)
E.双向电泳(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
答案:B。原因:原位杂交技术可以通过特定的探针与基因结合,从而检测基因的拷贝数变化。Westernblot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表达量,免疫组化侧重于蛋白质的定位和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物质的含量,双向电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分析。
6.在分子病理诊断中,DNA甲基化异常通常会?()[单选题]*
A.激活基因表达
B.不影响基因表达
C.抑制基因表达
D.导致基因缺失
E.促使基因易位
答案:C。原因:DNA甲基化通常发生在基因的启动子区域,这种修饰大多会抑制基因的表达,而不是激活基因表达,也不会直接导致基因缺失或者促使基因易位。
7.以下哪些是分子病理诊断的优势?()[多选题]*
A.早期诊断疾病
B.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C.对疾病进行精准分型
D.可完全替代传统病理诊断
E.确定疾病的传播途径
答案:ABC。原因:分子病理诊断能够检测到疾病早期生物大分子的变化从而实现早期诊断,根据分子特征可以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并且对疾病进行更精准的分型。但是它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病理诊断,因为传统病理诊断在组织形态学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分子病理诊断也不能确定疾病的传播途径。
8.对于遗传性疾病的分子病理研究,主要关注?()[单选题]*
A.环境因素
B.体细胞突变
C.生殖细胞突变
D.生活习惯
E.感染因素
答案:C。原因:遗传性疾病是由于生殖细胞中的基因发生突变而遗传给下一代的疾病,所以在对遗传性疾病进行分子病理研究时主要关注生殖细胞突变。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和感染因素更多的是与非遗传性疾病的发病相关,体细胞突变一般不遗传给下一代。
9.在分子病理中,miRNA(微小RNA)主要通过?()[单选题]*
A.编码蛋白质来调控基因表达
B.与mRNA互补结合来调控基因表达
C.直接改变DNA结构来调控基因表达
D.促进RNA聚合酶活性来调控基因表达
E.抑制核糖体功能来调控基因表达
答案:B。原因:miRNA主要通过与mRNA互补结合,从而影响mRNA的稳定性或者翻译过程来调控基因表达,miRNA本身不编码蛋白质,也不会直接改变DNA结构,不会促进RNA聚合酶活性,虽然会影响翻译但不是通过抑制核糖体功能这种方式。
10.分子病理检测样本可以来源于?()[多选题]*
A.血液
B.组织
C.尿液
D.脑脊液
E.毛发
答案:ABCDE。原因:血液中含有游离的DNA、RNA和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