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试题多选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艾灸起源于()
A.原始社会B.春秋时期C.唐朝D.宋朝
2.下列哪种材料是制作艾绒的主要原料()
A.艾草B.薄荷C.金银花D.菊花
3.温和灸的操作是()
A.艾条距离皮肤2-3厘米左右施灸B.艾条直接接触皮肤施灸
C.艾条距皮肤1厘米施灸D.艾条距皮肤5厘米以上施灸
4.施灸顺序一般是()
A.先上后下,先阳后阴B.先下后上,先阳后阴
C.先上后下,先阴后阳D.先下后上,先阴后阳
5.艾灸时出现晕灸,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立即停止施灸B.让患者头低脚高平卧
C.喝一杯冷水D.针刺人中、内关等穴位
6.隔姜灸的作用不包括()
A.温胃止呕B.散寒止痛C.回阳救逆D.解表散寒
7.艾灸治疗风寒感冒常选的穴位不包括()
A.大椎B.肺俞C.足三里D.三阴交
8.瘢痕灸属于()
A.直接灸B.间接灸C.悬起灸D.实按灸
9.下列哪项不是艾灸的功效()
A.温通经络B.调和气血C.清热解毒D.消肿散结
10.艾绒的质量以()为佳
A.色泽金黄、无杂质、气味芳香B.色泽暗黑、有杂质、气味刺鼻
C.色泽灰白、无杂质、气味平淡D.色泽淡黄、有杂质、气味较淡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艾灸的作用有()
A.温经散寒B.扶阳固脱C.防病保健D.引热外行
2.以下属于艾灸常用穴位的有()
A.关元B.气海C.神阙D.涌泉
3.艾灸的种类包括()
A.直接灸B.间接灸C.悬起灸D.实按灸
4.隔蒜灸可用于治疗()
A.瘰疬B.肺痨C.肿疡初起D.阳痿
5.施灸的注意事项包括()
A.施灸顺序B.施灸量C.施灸禁忌D.施灸环境
6.艾灸治疗失眠可选用的穴位有()
A.神门B.内关C.涌泉D.百会
7.适合艾灸的人群有()
A.寒性体质者B.阳虚体质者C.气血不足者D.热性体质者
8.以下哪些是艾灸后可能出现的反应()
A.发热B.疲倦C.皮疹D.疼痛减轻
9.制作艾绒的艾草,最佳采集时间是()
A.端午节前后B.清明节前后C.重阳节前后D.春节前后
10.艾灸治疗痛经可选取的穴位有()
A.三阴交B.关元C.气海D.血海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艾灸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没有时间限制。()
2.施灸时艾灰掉落烫伤皮肤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
3.直接灸就是将艾绒直接放在皮肤上燃烧施灸。()
4.艾灸治疗期间不需要忌口。()
5.隔盐灸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等。()
6.体质虚弱者艾灸时施灸量应小一些。()
7.艾灸可以天天进行,没有次数限制。()
8.艾绒颜色越绿说明质量越好。()
9.孕妇腹部和腰骶部不宜艾灸。()
10.艾灸后可以马上洗澡。()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艾灸温通经络的原理。
答案:艾灸借助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之力,通过经络腧穴传导,使气血运行通畅,驱散经络中的寒邪、瘀血等,从而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改善经络不通所致的疼痛等症状。
2.列举三种艾灸的禁忌情况。
答案:过饥、过饱、醉酒时不宜艾灸;热性病症如高热、实热证等不宜艾灸;皮肤过敏、破溃、感染处不宜艾灸;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艾灸(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简述隔附子饼灸的操作方法。
答案:将附子研末,加面粉和水调制成饼状,约0.3-0.5厘米厚,中间用针穿刺数孔,放在应灸穴位上,再将艾绒搓成艾炷置于附子饼上点燃施灸,以局部红晕为度。
4.艾灸后出现水泡怎么办?
答案:小水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可自然吸收。大水泡可用消毒后的针具挑破,排出泡内液体,再涂以烫伤油等,并用消毒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艾灸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应用及优势。
答案:艾灸可用于日常养生,如灸关元、气海等穴位,能培元固本、增强体质。优势在于操作相对简便,费用低,通过温热刺激激发经气活动,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尤其适合寒性、虚性体质人群。
2.分析艾灸与现代康复理疗结合的前景。
答案:前景广阔。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