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习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94题,每题1分,共94分)
1.着色剂是食品加工业普遍使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但若不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使用,会导致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铵盐法生产的焦糖可含有()
A、亚硝酰胺
B、亚硝胺
C、氯丙醇
D、4-甲基咪唑
E、丙烯酰胺
正确答案:D
2.下列维生素中理化性质最稳定的是()
A、硫胺素
B、核黄素
C、烟酸
D、叶酸
E、抗坏血酸
正确答案:C
3.大豆加工成豆浆后,蛋白质的消化率可提高到()
A、85%
B、100%
C、80%
D、75%
E、60%
正确答案:A
4.下列组合中属于人体必需脂肪酸的是()
A、EPA、DHA
B、月桂酸、棕榈酸
C、油酸、棕榈油酸
D、花生四烯酸、芥子酸
E、亚油酸、α-亚麻酸
正确答案:E
5.下列哪种维生素能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A、维生素B2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维生素A
E、维生素B1
正确答案:B
6.大豆蛋白质的换算系数是()
A、5.95
B、6.25
C、5.83
D、5.71
E、6.31
正确答案:D
7.下列维生素E的化合物中生物活性最高的是()
A、α生育酚
B、α-生育三烯育酚
C、β-生育酚
D、γ-生育酚
E、δ-生育酚
正确答案:A
8.水禽蛋不得作为糕点原料的原因是()
A、极易污染沙门菌
B、腥味大
C、蛋白酶抑制剂含量高
D、加重美拉德反应
E、砷污染严重
正确答案:A
9.在铁缺乏的ID期,可出现()
A、血清铁浓度下降
B、血清铁蛋白浓度下降
C、游离原卟啉浓度升高
D、总铁结合力上升
E、运铁蛋白饱和度下降
正确答案:B
10.河豚毒索在哪种条件下可被破坏()
A、加酸处理
B、油炸
C、冷藏
D、日晒盐腌
E、煮沸
正确答案:D
11.营养流行病学调查常采用的膳食调查方法是()
A、记账法
B、24小时回顾法
C、化学分析法
D、膳食史法
E、称重法
正确答案:D
12.毒簟中毒在临床上可分为六期的是哪一型()
A、神经精神型
B、胃肠炎型
C、肝肾损害型
D、呼吸道感染型
E、溶血型
正确答案:C
13.缺乏时均可以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组合是()
A、叶酸、烟酸、维生素B2
B、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
C、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
D、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
E、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
正确答案:C
14.膳食中可促进铁吸收的因素是()
A、抗坏血酸
B、植酸
C、草酸
D、脂肪酸
正确答案:A
15.钙的最好来源是()
A、各种瓜子
B、奶及奶制品
C、小虾皮
D、白菜
正确答案:B
16.食品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是()
A、环境污染
B、食品中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C、食品在烘烤或熏制时的直接污染
D、高温烹调加工时食品成分的热解或热聚所形成
E、在柏油路上晒粮食使粮食受到污染
正确答案:D
17.使黄曲霉毒素发生裂解的温度是()
A、160℃
B、180℃
C、120℃
D、100℃
E、280℃
正确答案:E
18.肉僵直主要与哪种因素有关()
A、pH
B、温度
C、组织酶
D、含水量
E、微生物
正确答案:A
19.属于小康水平的恩格尔(Engel)指数是()
A、10%~19%
B、20%~29%
C、30%~39%
D、40%~49%
E、50%~59%
正确答案:D
20.下列能够引起胃肠型毒蕈中毒的有毒成分是()
A、毒蝇碱
B、毒肽类
C、蜡子树酸
D、类树脂物质
E、鹿花蕈素
正确答案:D
21.膳食中的碱性物质主要来源于()
A、食盐
B、蔬菜
C、肉类
D、米饭
E、面粉
正确答案:B
22.10岁男孩,近1个月经常有口角湿白,嘴唇红肿,舌乳头肥大呈青紫色,阴囊两侧有对称性红斑,体格检查无其他异常发现。膳食调查该男孩每日摄入能量8.4×103kJ(2000kcal),蛋白质65g,维生素B11.0mg,维生素B20.5mg,维生素C90mg。应建议这个男孩多吃()
A、动物肝脏
B、肉类
C、鸡
D、谷类
E、水果
正确答案:A
23.下列属于防腐剂的是()
A、苯甲酸钠
B、糖精钠
C、谷氨酸钠
D、亚硫酸钠
E、亚硝酸钠
正确答案:A
24.我国规定肉制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最大使用量(g/kg)分别为()
A、0.15,0.15
B、1.0,0.1
C、1.5,0.5
D、0.5,0.15
E、0.1,0.05
正确答案:D
25.能量的RNI等于()
A、EAR
B、EAR+2SD
C、EAR-SD
D、EAR-2SD
E、1.2×EAR
正确答案:A
26.下列哪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牲畜肉经后熟后可食用()
A、猪水疱病
B、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