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病人体格检查流程图解.pptx
文件大小:2.97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2.57千字
文档摘要

病人体格检查流程图解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02

基础生命体征检查

01

检查前准备

03

系统化体格检查流程

04

特殊检查项目操作

05

检查结果记录规范

06

安全与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01

环境与器械标准化配置

检查室环境

整洁、安静、光线适宜,确保患者隐私。

器械准备

检查床准备

检查所需器械齐备、功能正常,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

检查床平稳、舒适,高度适宜,方便患者上下。

1

2

3

患者基本信息核对

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确保检查对象正确。

01.

核对检查项目与申请单是否一致,确保检查内容的准确性。

02.

询问患者病史、过敏史,为检查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03.

隐私保护与沟通说明

保护患者隐私,确保检查过程中无其他人员无关人员在场。

1

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检查目的、过程及可能产生的结果,消除患者疑虑。

2

对于敏感部位的检查,需事先征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3

基础生命体征检查

02

体温测量

使用体温计测量腋下、口腔或肛门温度,测量前确保体温计干净并甩至35℃以下,将体温计放置5分钟后读取数值。

血压测量

使用血压计和听诊器进行测量,患者需坐直并放松,将袖带固定在患者上臂,听诊器置于袖带下方动脉处,充气至压力超过收缩压,然后缓慢放气,听取动脉搏动声并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

体温与血压测量步骤

脉搏测量

使用手指触摸患者桡动脉或其他动脉,计算每分钟脉搏次数,注意脉搏的节律和强度。

呼吸频率记录

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并记录每分钟呼吸次数,注意呼吸的深浅和节律。

脉搏与呼吸频率记录

根据患者自我感受进行疼痛分级,如VAS评分、NRS评分等。

主观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生命体征等客观指标进行疼痛评估,如疼痛刺激后的反应、呼吸频率等。

客观评估

疼痛评估分级方法

系统化体格检查流程

03

头部外观

观察头发、头皮、头骨和面部对称性,有无畸形、肿块或斑痕。

眼部检查

观察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等,注意有无黄疸、出血、苍白或异常突起。

耳朵检查

检查外耳道、鼓膜、乳突和听力,注意有无分泌物、畸形或疼痛。

鼻子检查

观察鼻外形、鼻翼、鼻孔和鼻腔黏膜,注意有无分泌物、肿胀或息肉。

头颈部检查要点

观察胸廓形状、皮肤、乳房、肋骨和肋间肌肉,注意对称性、皮肤颜色和有无异常突起。

听诊肺部呼吸音、啰音和胸膜摩擦音,注意音响强弱、音调高低和分布情况。

听诊心音、心率、心律和杂音,注意心音强弱、有无额外心音和杂音性质。

触诊胸壁、乳房、肋骨和胸骨,检查有无压痛、肿块或胸廓畸形。

胸肺部听诊与触诊规范

胸部视诊

肺部听诊

心脏听诊

触诊检查

腹部视诊与叩诊顺序

腹部视诊

观察腹部皮肤、腹股沟、呼吸运动、胃肠型及蠕动波,注意对称性、皮肤颜色和有无异常隆起。

腹部触诊

触诊腹部表面、深部脏器、肿块和疼痛部位,注意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情况。

腹部叩诊

叩诊腹部鼓音、浊音和实音,判断腹腔内气体、液体和实质脏器分布情况。

腹部听诊

听诊肠鸣音、动脉杂音和摩擦音,注意音响强弱、频率和分布情况。

特殊检查项目操作

04

用光线照射患者瞳孔,观察其缩小反应。

瞳孔对光反射

用钝器轻划患者腹壁,观察其腹肌收缩情况。

腹壁反射

01

02

03

04

用棉签毛轻触患者眼球,观察其眼睑的反应。

角膜反射

用钝器轻划患者足底,观察其足趾的反应。

跖反射

神经系统反射测试

妇科/儿科专项检查

妇科检查

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和子宫附件的检查,观察有无异常。

02

04

03

01

乳腺检查

通过触诊和视诊检查乳腺有无肿块、疼痛或异常分泌。

儿科检查

包括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指标的测量,以及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

骨龄评估

通过X光检查评估儿童骨骼发育情况,确定其骨龄。

肢体活动度与肌力评估

关节活动度

评估关节活动范围和灵活性,确定是否存在关节僵硬或畸形。

肌力评估

通过抗阻力测试评估肌肉的力量,确定是否存在肌肉萎缩或无力。

平衡与协调

通过观察患者站立、行走等动作,评估其平衡和协调能力。

步态分析

观察患者行走时的姿势和步态,分析是否存在异常或病态步态。

检查结果记录规范

05

报告格式

使用医学术语描述体征,避免口语化、模糊不清的表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术语规范

检查项目齐全

覆盖全身各部位的检查,包括头颈部、胸部、腹部、四肢、神经系统等,确保无遗漏。

采用结构化模板,包含基本信息、病史、检查目的、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检查结果和结论等部分。

标准化报告结构

异常体征标识方法

标注法

在检查结果部分,对异常体征进行明确标注,如使用“+”表示阳性体征,“-”表示阴性体征,或采用特定符号代表特定异常。

描述法

图表法

对于难以用符号或简单词语描述的异常体征,采用详细、准确的描述性语言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