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春季小学传染病防控要点.pptx
文件大小:2.29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2.71千字
文档摘要

春季小学传染病防控要点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02

常见疾病类型

01

春季传染病基础认知

03

个人防护措施

04

校园防控管理

05

家校协同机制

06

应急响应预案

春季传染病基础认知

01

定义与季节特点

01

春季传染病定义

指在春季易于暴发和流行的传染病,包括呼吸道传染病和消化道传染病等。

02

春季传染病季节特点

春季气温回升、湿度增加,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繁殖活跃,易于传播和扩散。

主要传播途径解析

消化道传播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空气等呼吸道途径传播,如流感、麻疹等。

接触传播

呼吸道传播

春季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水等消化道途径传播,如甲型肝炎、感染性腹泻等。

一些春季传染病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等传播,如手足口病、水痘等。

小学生易感原因

免疫力较低

小学生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感染病原体。

01

小学生在学校等集体单位生活,人员密集,接触频繁,易于传播和感染。

02

卫生习惯不良

小学生卫生意识差,不易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03

集体生活

常见疾病类型

02

水痘与带状疱疹

病原体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带状疱疹则由潜伏在体内的该病毒复发所致。

02

04

03

01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疱疹液传播。

症状表现

水痘症状包括发热、红色斑疹、水疱和结痂等;带状疱疹则表现为皮肤疼痛、出现红疹和水疱等。

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者及病毒污染的物品。

流行性感冒

病原体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易引起大规模流行。

症状表现

发热、头痛、肌痛、乏力、咽痛和咳嗽等,严重者可引起并发症如肺炎、中耳炎等。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预防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增强体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柯萨奇病毒A组、B组以及埃可病毒等多种肠道病毒。

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溃疡,可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及病毒污染的物品,加强环境消毒和通风。

手足口病

病原体

症状表现

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

03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第五步:拇指在另一手掌中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六步:指尖并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第七步:揉搓手腕,完成整个洗手过程。

正确洗手七步法

口罩佩戴规范

选择合适的口罩

应根据自己的脸型选择医用口罩或防护口罩,确保口罩能够紧贴面部。

01

洗手后佩戴口罩

在触摸口罩之前务必洗手,以免污染口罩。

02

正确佩戴

将口罩的固定带套在耳朵上,调整口罩的鼻梁贴紧面部。

03

避免触碰

佩戴过程中避免触摸口罩,如果必须触摸,应先洗手。

04

咳嗽礼仪训练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防止病菌传播。

遮挡口鼻

使用过的纸巾应立即丢入垃圾桶,并洗手消毒。

迅速处理

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以防病菌传播。

避免接触

向身边的人宣传咳嗽礼仪,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教导他人

校园防控管理

04

教室通风消毒标准

通风换气

保持教室空气流通,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

01

消毒措施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定期对教室进行消毒,特别是高频接触表面,如门把手、桌椅、讲台等。

02

卫生清洁

保持教室干净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和杂物,减少细菌、病毒滋生。

03

晨午检执行流程

观察询问

每日对进入校园的学生进行体温监测,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学生,应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

缺勤追踪

体温监测

对体温异常或有其他传染病症状的学生进行询问和观察,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

对缺勤学生进行追踪,了解其缺勤原因,如有疾病,应待其康复后返校。

病例隔离处置方案

隔离措施

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应立即将患者隔离,避免与其他学生接触,同时通知家长接回。

01

及时向学校领导和当地疾控中心报告疫情,协助做好疫情调查和处置工作。

02

停课措施

根据疫情扩散情况,必要时采取停课措施,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03

病情报告

家校协同机制

05

家长需每日向学校报告学生健康状况,包括体温、是否有不适症状等。

每日健康报告

学校发现学生有传染病症状时,需立即通知家长,并按要求采取隔离、送医等措施。

异常情况及时反馈

学校与卫生部门保持信息畅通,及时获取疫情信息,共同做好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