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大学试题(医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而引起的矽肺以弥漫性间质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
2.射频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是随着频率的增加和波长变短而递增,所以微波波段以毫米波危害最大。
3.健康监护本身属于()级预防。
4.吸入高浓度氯气可以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导致死亡,此现象称为()。
5.能导致白内障的典型的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是()。
6.粉尘粒子分散度愈高,径粒较小的颗粒愈多,沉降速度愈(),对人体危害愈()。
7.对于窒息性气体的引起的中毒,除了有效的解毒治疗外,关键是脑缺氧治疗和()的预防和处理。
8.紧张反应可以表现在()、()、()几方面。
9.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中,()中毒会引起支气管哮喘。
10.农民肺的发病机制是因为()进入肺泡而引发的变应性肺泡炎。
11.由局部振动病引起的手指发作性手指变白一般可出现手指冰冷,紫绀,肿痛,但不累及足趾。
12.体温调节机制紊乱引起的中暑称为(),电解质代谢紊乱引起的中暑称为(),内脏及脑组织短暂供血不足引起的中暑称为()。
13.有机磷农药毒作用的主要机制是抑制(),使其失去分解()的能力,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14.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的毒物通常会对呼吸系统和皮肤产生损害,但不会致癌。
15.人体向周围物体发放热辐射称为正辐射,反正称为负辐射。
16.以粉尘颗粒的质量来表示粒子的分散度称为粒子分散度。
17.常用的测定管道内风速的方法分为()和()两类。
18.机体散热可通过()、()、()和()四种方式完成,若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只能通过()途径散热。
19.接触评定的主要作用是为评价()及()提供依据。
20.一般用直肠温度来表示人体的中心温度。
21.粉尘的()和()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22.粉尘沉着症的临床特点是脱离粉尘作业病变()或X线胸片()。
23.微波波段以()波危害最大。
24.典型的矽结节横断面是由多层排列的()构成,似葱头。
25.射频辐射的辐射区域可相对的划分为()和()。
26.()是衡量高温作业者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
27.C计权网络模拟人耳对100方纯音的响应特点,对低频音有一定程度的衰减。
28.由于长期吸入含有结合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矽肺。
29.用能量的大小表示声音的强弱称为(),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单位时间内垂直于传播方向的()。
30.识别和判定职业性致癌因素主要通过()、()和()三方面研究。
31.TNT粉尘引起的白内障在脱离作业环境后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32.随着时间变化,声压波动小于()的称为稳态噪声。
33.噪声性耳聋的早期临床特征是(),患者主观()耳聋感觉。
34.石棉纤维可以致肺癌和恶性间皮瘤,这两者癌症都属于法定职业性肿瘤。
35.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5-10年即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
36.呼吸道肿瘤和皮肤癌在职业肿瘤中最常见。
37.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常用的两类解毒药是()和()。
38.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可分为()和()两种基本类型。
39.有机磷农药在体内被氧化后的产物毒性会增强。
40.肺内查见石棉小体就可以确诊为石棉肺。
41.中毒后禁止肥皂水清洗污染部位皮肤的有机磷农药是(),因为其遇碱会生成毒作用更大的()。
42.动物致癌试验阳性,特别是与人类血缘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对人类致癌可能性大,但缺少对人类致癌的流学证据,这类物质称谓()。
43.描述振动物理性质的基本参量包括振动的频率,位移和速度。
44.有机磷农药遇碱易分解,所以中毒时都应该用碱水清洗暴露部位皮肤。
45.圆形小阴影按直径大小分为p()mm,q()mm,r()三种类型。发育比较成熟的矽结节多为()类型。
46.在生理途径下,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的主要途径是依靠还原型辅酶I和还原型辅酶Ⅱ共同起作用。
47.一个工作日中,体力劳动者的劳动效率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
48.运动病主要由于不同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反复过度刺激()器官所致。
49.铅中毒一经确诊,无论轻重均应调离作业。
50.()中毒时血液中会出现点彩红细胞。
51.通常以苯胺接触工人尿中的对氨基酚含量作为工人苯胺中毒情况的检测指标。
52.长期接触较强烈的噪声引起听觉器官损伤的变化一般是从()逐渐发展成为()的。
53.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粉尘不致癌。
54.氰化物中毒常用的解毒剂是高铁血红蛋白生成剂()(填药品名称)和供硫剂()(填药品名称)。
55.无机粉尘按性质可分为()、()和()三类。
56.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