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大学试题(医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局部振动病的典型表现是()。
2.波长为()~320nm的紫外线,可大量被角膜和结膜上皮吸收,引起急性角膜结膜炎,称为“()”。
3.刺激性气体中,溶解度()的气体主要损害眼睛和上呼吸道,溶解度()的气体易进入呼吸道深部对肺组织产生损害。
4.我国规定的职业肿瘤包括氯甲醚所致的膀胱癌。
5.电光性眼炎是由于眼睛长期暴露于红外线环境所导致的。
6.脱离噪声环境需要数小时听力方可恢复者属于听觉适应现象。
7.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职业致癌物可分为三类:()、()和()。
8.C计权网络模拟人耳对100方纯音的响应特点,对低频音有一定程度的衰减。
9.职业性病损致病模式的三角分别为()、()、()。
10.碳氧血红蛋白是一种可逆复合物,当氧分压升高之后,会重新分解成血红蛋白和一氧化碳,在此过程中,红细胞并未收到损害,所以用高压氧仓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效果良好。
11.稳态噪声特点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波动小于5dB。
12.控制振动危害的根本性措施是进行()。
13.氰化物中毒机制是CN—能迅速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结合,阻断呼吸链。此时病人的皮肤、粘膜呈()色,病人的静脉血呈()色。
14.吸入高浓度氯气可以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导致死亡,此现象称为()。
15.识别和判定职业性致癌因素主要通过()、()和()三方面研究。
16.石棉纤维可以致癌,其癌症类型为()和()。
17.氮氧化物中毒时,若有毒气体的成份以()为主,主要引起肺损害;若以()为主,则高铁血红蛋白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明显。
18.通风降温措施有()和()两种方式。
19.用亚硝酸钠治疗氰化氢中毒时,若病人出现血压下降,应加大亚硝酸钠的补液量以维持血压。
20.矽肺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与胸片上改变程度平行。
21.噪声危害的评价以及噪声卫生标准的制订主要还是以()系统损害为依据。
22.我国法定职业病名单中的职业肿瘤有8种,分别为()、()、()、()、()、()、()、()。
23.硅酸盐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而引起的。
24.热痉挛主要是由于()而引起的,痉挛部位以()最常见,患者神志(),体温多()。
25.建立动力定型应依照()、()、()的生理规律。
26.慢性TNT中毒引起的晶体损害以()为主要表现。
27.在一定条件下,()以()即可引起机体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急生命,称之为毒物。
28.慢性氯乙烯中毒导致的肝损害典型的特征性病变是()。
29.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而引起的肺组织纤维化,典型病变为矽结节。
30.呼吸道肿瘤和皮肤癌在职业肿瘤中最常见。
31.红细胞内形成赫恩小体的主要危害就是引起细胞破裂,导致溶血。
32.()中毒时血液中会出现点彩红细胞。
33.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有矽结节和肺间质弥慢性纤维化。
34.人体接振强度的定量指标多用()。
35.石棉肺的病理特点是(),一般不出现()。
36.多数有机溶剂在体内的生物半减期较短,所以物质蓄积不是影响其毒作用的主要因素。
37.窒息性气体的主要致病环节均是可引起机体()。
38.电光性眼炎是指紫外线引起的急性结膜、巩膜炎。
39.多种有机溶剂可导致肾小管性功能不全,其中()急性中毒时,可出现肾小管坏死性急性肾衰竭。
40.矽肺X胸片上的大阴影指的是长径超过()的阴影,其病理基础是()。
41.小于()的声波称为次声波,大于()称为超声波。
42.有机粉尘按性质可分为()、()和()三类。
43.接触评定的主要作用是为评价()及()提供依据。
44.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和()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45.圆形小阴影的病理基础是肺间质纤维化。
46.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主要通过三方面的研究:()、()和()。
47.刺激性气体引起的肺水肿,其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四期。
48.通常以苯胺接触工人尿中的对氨基酚含量作为工人苯胺中毒情况的检测指标。
49.矽肺最常见的并发症()。
50.轻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以只出现M样症状而没有N样症状。
51.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可概括为()、()、()和()四类反应。
52.在我国职业肿瘤名单中,包括联苯胺所致()癌,()所致白血病,氯乙烯所致致的肝血管肉瘤等8种职业肿瘤。
53.长期从事高温作业可使循环系统出现()、()、()等改变。
54.接触评定的方法包括()、()、()三种。
55.球形AED小于5μm的粉尘离子可以达到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称为()。
56.静力作业是依靠肌肉的()来维持体位,而动力作业则是依靠肌肉的()来完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