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临床乳腺弹性成像乳腺超声知技术原理、临床应用、疗效评估等要点总结.doc
文件大小:263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1.94千字
文档摘要

临床乳腺弹性成像乳腺超声知技术原理、

临床应用、疗效评估等要点总结

乳腺弹性成像(BreastElastography)是一种基于超声的先进成像

技术,通过评估组织硬度(弹性)来辅助鉴别乳腺病变的良恶性。恶

性肿瘤通常因细胞密度高、间质纤维化而质地较硬,而良性病变(如

囊肿、纤维腺瘤)则相对柔软。

技术原理

物理基础

弹性成像通过测量组织在外部压力或声辐射力作用下的形变程

度,反映其硬度。

应变弹性成像(StrainElastography):通过手动加压或呼吸运动

产生的纵向形变位移信息进行黑白或者彩色编码成像。

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WaveElastography):利用声辐射力产

生剪切波,直接测量波速(硬度越高,波速越快),以千帕(kPa)

或米/秒(m/s)为单位量化硬度。

注意:

应变弹性成像是一种定性诊断方法,诊断时存在主观差异,其图

像采集和测量过程中亦会因为操作不当,引起测量和诊断的进一步偏

差。

由于彩色和黑白模式的色阶数差异,应变弹性不同编码显示模式

也会对诊断的结果存在一定影响,使用过程中也应注意。

图像显示方式

彩色编码图:红色代表硬组织,蓝色代表软组织。

弹性评分系统(如Tsukuba评分):根据病变整体与周围组织的

硬度差异分为1~5分,评分越高,病变为恶性的可能性越大。

临床应用

辅助BI-RADS分类优化

BI-RADS3~4类病变:弹性成像可帮助减少良性病变的活检率。

如:BI-RADS4A类病变若弹性评分低(1~2分),可降级至3类,

避免穿刺。

乳腺实性低回声团,后方回声衰减明显,弹性成像提示质软,活

检证实为纤维腺瘤

特定病变鉴别

囊肿与实性肿块:囊肿在弹性成像中表现为无信号,而实性肿块

显示硬度信息。

纤维腺瘤与乳腺癌:纤维腺瘤通常硬度较低(弹性评分2~3分),

而癌灶硬度高(评分4~5分)。

硬化性腺病与瘢痕组织:弹性成像可区分术后瘢痕(软)与复发

病灶(硬)。

左侧为纤维腺瘤,右侧为乳腺癌

疗效评估

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硬度降低可能提示治疗反应良好。

技术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无创、实时:与常规超声同步进行,不增加检查时间。

量化评估(SWE):提供客观硬度数值,减少主观误差。

提升特异性:对BI-RADS4类病变的良恶性鉴别效能优于常规超

声(敏感性80%~90%,特异性85%~95%)。

局限性

操作依赖性:手动加压(应变弹性成像)需经验积累,过度施压

可导致假性硬化。

深部病变受限:剪切波在深部组织(4cm)衰减明显,测量准

确性下降。

特殊病变误判:部分良性病变(如钙化纤维腺瘤、炎症)可能表

现硬;黏液癌等少数恶性肿瘤因质地柔软可能被低估。

弹性成像与BI-RADS的结合建议

报告整合

在超声报告中补充弹性评分或硬度值,

如:右乳外上象限实性结节(BI-RADS4A类),剪切波弹性成

像最大硬度值45kPa,建议穿刺活检。

分类调整

弹性成像结果可辅助调整BI-RADS分类(需结合病灶形态、血

流等特征):

多模态联合

弹性成像+X线摄影/MRI:提高复杂病变(如致密乳腺、结构扭

曲)的诊断一致性。

病理证实乳腺癌

最新进展

人工智能(AI)辅助:AI算法结合弹性成像参数(硬度分布、

异质性)可进一步提升诊断准确性。

三维弹性成像:立体评估肿块硬度分布,减少取样误差。

硬度阈值优化:研究提示不同病理类型的硬度阈值可能差异

(如浸润性导管癌vs.小叶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