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胆囊壁增厚的影像鉴别诊断
DiffuseGallbladderWallThickening:DifferentialDiagnosis
Liver
Common
Bile
Duct
Pancreas
Gallbladder
·正常胆囊长约8-12cm,宽3-5cm,容量约为30-60ml
·胆囊壁由黏膜、肌层和浆膜三层组成,厚度1-3mm
·胆囊壁厚度按不同程度分为三种类型:
胆囊壁厚度3~7mm为轻度增厚;
胆囊壁厚度8~10mm为中度增厚;胆囊壁厚度11~16mm为重度增厚
Innerlining
ConnectivetissueMuscle
ConnectivetissueOuterlining
DiagramshoingthelayersofthegallbladerCopynighteCancerResearchUK
胆囊壁增厚在影像诊
断中较常见。既往,增厚的胆囊壁被认为是原发性胆囊疾病的表现,并且被认为是急性胆囊炎的特征。然而,这个表现本身没有特异性,可以在很多胆囊病变和胆囊外病变中发现。
左侧:空腹胆囊壁表现为铅笔线样超声结构;右侧,餐后胆囊假性胆囊壁增厚。
注:胆囊壁的增厚依赖于胆囊膨胀的程度,餐后可发生假性胆囊壁增厚。
增强CT示正常胆囊呈线状轻度强化影
·胆囊壁增厚的病因可归纳为胆源性和非胆源性两类,在临床上前者发病较高,而后者较低且较易误诊。
·胆囊壁增厚的常见原因有胆囊病变和非胆囊病变:
1、在胆囊病变中,常见的有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癌和胆囊
腺肌增生症等;
2、在非胆囊病变中,有低蛋白血症(尤以肝硬化、肾病综合征表现为显著)以及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心衰等。
·胆囊壁增厚有非规则局限型和规则均匀型两种。
·规则均匀型胆囊壁增厚见于两种情况,
1、胆源性疾病,如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2、非胆源性疾病,如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区别胆源性疾病还是非胆源性疾病所致的胆囊壁均匀增厚一定要结合临床表现。
急性胆囊炎(Acutecholecystitis,AC)
·急性胆囊炎是导致急腹症患者住院的第四位原因,最初的诊断往往与影像发现胆囊壁增厚有关,然而这个特征并不能确立诊断,应该有其他影像征象存在如梗阻性胆石、胆囊水肿扩张,胆囊周围脂肪炎或液体,临床Murphys征阳性。
·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其典型临床特征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有明显的触痛和腹肌强直。
·约95%的病人合并有胆囊结石,称为结石性胆囊炎;5%的病人未合并胆囊结石,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
引起急性胆囊炎的常见原因包括:
·结石在胆囊管嵌顿引起梗阻、胆囊内胆汁郁积,浓缩的胆盐损
害胆囊粘膜引起炎症
·病原菌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产
气杆菌,绿脓杆菌等,大多从胆道逆行而来。感染、细菌、病毒通过各种途径侵人胆囊壁,引起胆囊壁的局部炎性反应。急性期,炎性细胞浸润,组织水肿
·化学刺激:高浓度胆汁酸盐刺激胆囊粘膜引起急性炎症
女,43岁,急性胆囊炎。超声显示胆囊壁层状增厚,两层回声线之间存在低回声区域;增强对比CT显示因浆膜下水肿,包含低密度外层的胆囊壁增厚。
*胆囊壁增厚在影像诊断中相对常见。增厚的胆囊壁超过3mm,在超声上典型
表现为层状结构,在CT上则因为胆囊周围微量液体和浆膜下水肿表现为胆囊壁
周低密度层。
女,53岁,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增强CT显示胆囊膨胀(箭头)和轻度增厚的壁、轻微的局部脂肪浸润(星号)。胆囊颈部有一枚嵌顿的结石。
男,62岁;最大压痛点的横断位超声显示一个不可压缩的增大的厚壁胆囊(箭头),腔内可见泥沙结石(或碎片);增强对比CT显示广泛的胆囊(箭)周围脂肪炎性改变(箭头)。
急性无结石胆囊炎主要发生在危重症患者,推测由于
禁食导致胆汁粘度增加以及药物引起的胆汁淤积。这些急
性胆囊炎的影像特征为没有结石,代之以胆囊内泥沙。因为这些胆囊异常通常发生在危重患者并继发于全身疾病,这些胆囊炎通常很难诊断。对他们进行经皮胆囊造口可同时诊断和治疗。
左图,最大压痛点超声显示胆囊壁增厚(箭),胆囊内部充满泥沙(星号)但无结石。
右图,多普勒超声显示胆囊壁富含血管(箭头),为支持炎症的征象。
女,49岁;
该患者禁食一夜,所以胆囊壁增厚并不代表生理性收缩。
超声显示轻度壁增厚(箭)和腔内非梗阻性结石。
**慢性胆囊炎这个诊断术语用于临床上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导引起短暂梗阻,导
致低级别的炎症和纤维化。相关影像表现为包含结石的轻度壁增厚的胆囊,并
有相应的临床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