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Cadence电路设计与仿真》教学大纲.doc
文件大小:182.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5.51千字
文档摘要

PAGE4

《Cadence电路设计与仿真》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

Cadence电路设计与仿真

课程代码

04M0141

学分

2

总学时

32

理论学时

16

实验/实践学时

16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

课程性质

选修

先修课程

电路、数模电

适用专业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开课学院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执笔人

梁培

审定人

孟彦龙

制定时间

2025年01月

注:课程类别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性质是指必修/限选/任选。

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地位

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是一门新兴的电子信息技术学科。属于电子技术等基础学科与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交叉前沿学科门类。该课程立足于电子硬件设计,但同时以计算机软件作为设计的工具和辅助手段。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EDA已经成为电子设计的主要手段,使工程师们在高效设计的同时,可以进行精确的硬件抽象和仿真,保证产品开发的短周期和高质量。本课程在教学中讲授Cadence的背景,Cadence的所有菜单项和子菜单,Cadence为用户提供的虚拟分析方法和虚拟仿真仪器。在具备了充分的基础知识并能熟练操作Cadence的各种器件后,详细介绍Cadence在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方面的应用,最后介绍后端软件PCBEditor,将Cadence和PCBEditor联合起来进行电路仿真和PCB的制作。

(二)课程目标

序号

课程目标

1

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计算机虚拟仿真的信息获取与处理,理解Cadence各种分析方法及常用虚拟仪表的正确使用,并能用Cadence设计、分析模拟数、模电路;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2

目标2,使学生能理解EDA技术的由来、Cadence软件的背景和发展历程、传统的电子线路设计与EDA技术的区别及联系,熟悉并能熟练应用Cadence提供的各种分析方法、特点、功能描述、输出配置、一般性测试等,为在工程实践中合理选择使用专业模拟软件解决复杂电子信息工程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目标3,培养学生熟练使用Cadence来对模拟电路的基本三极管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滤波电路进行分析、设计和仿真。通过EDA综合性实验,熟悉电子系统层次化设计与基本设计全过程,初步具备使用现代仿真设计工具模拟和预测实际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

指标点

毕业要求

1

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计算机虚拟仿真的信息获取与处理,理解Cadence各种分析方法及常用虚拟仪表的正确使用,并能用Cadence设计、分析模拟数、模电路;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3.1针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掌握对应的设计与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电子信息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电子信息系统中的电路及相关软件,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2

目标2,使学生能理解EDA技术的由来、Cadence软件的背景和发展历程、传统的电子线路设计与EDA技术的区别及联系,熟悉并能熟练应用Cadence提供的各种分析方法、特点、功能描述、输出配置、一般性测试等,为在工程实践中合理选择使用专业模拟软件解决复杂电子信息工程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信息资源、硬软件开发平台、专业模拟软件,用于复杂电子信息工程问题的分析与开发;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中的问题,选择与使用常用信息资源、检测仪器、硬件和软件工具以及电子信息系统开发平台,实现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3

目标3,培养学生熟练使用Cadence来对模拟电路的基本三极管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滤波电路进行分析、设计和仿真。通过EDA综合性实验,熟悉电子系统层次化设计与基本设计全过程,初步具备使用现代仿真设计工具模拟和预测实际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5.3能够针对具体的对象,使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仿真设计工具,模拟和预测专业问题,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中的问题,选择与使用常用信息资源、检测仪器、硬件和软件工具以及电子信息系统开发平台,实现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程度(H、M、L)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注:1.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