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N市建成全国汽车汽配产业基地研究
摘要:汽车汽配基地,是汽车汽配产业集聚的高级形式。近年来,各地政府根据自身区位资源条件,纷纷提出创建全国汽车汽配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N市是四川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打造的全国汽车汽配产业基地,结合N市汽车汽配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已建成汽车汽配产业基地的实践,文章使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N市汽车汽配产业竞争优劣势,科学合理评价N市建成全国汽车汽配产业基地的差距,为推动N市建成全国汽车汽配产业基地提供措施建议。
关键词:汽车汽配产业基地产业竞争力波特钻石模型
汽车产业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各地政府根据自身区位资源条件,纷纷提出创建全国汽车汽配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N市是四川省委、省政府重点培育打造的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也是四川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打造的全国汽车汽配产业基地。建设汽车汽配基地的核心问题是持续提高汽车汽配产业的竞争力,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带动区域相关产业发展。然而,汽车汽配产业的空间物理集聚,它受区域资源、产业发展以及政府行为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目前,N市上下正在举全力加快建设全国新型汽车汽配产业基地。为此,分析查找影响N市创建全国汽车汽配产业基地的主要因素和短板,评价N市汽车汽配产业的竞争力,研判N市政府提出的建成全国汽车汽配产业基地规划的合理性、可行性、未来努力方向等具有积极意义。
一、N市汽车汽配产业发展现状
N市是四川省五大汽车汽配产业基地之一,是成渝地区汽车及零部件重要生产基地。目前,全市汽车汽配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99户;产业集群产值突破900亿元,从业人员近6万人。已初步形成“双基地四片区”产业发展格局,产业总体水平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初步形成“龙头引领,产业集群抱团发展”的良好格局,基本形成了以“商用车整车+专用车+汽车零部件”的汽车制造产业体系。新能源商用车整车生产能力位居全省第一。2022年全市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销量突破3万辆、产值超40亿元,新能源商用车产量占全国近10%、全省的96%左右,支撑汽车汽配产业产值突破710亿元。[1]
二、N市建成全国汽车汽配产业基地竞争力分析
汽车汽配产业基地是汽车汽配产业集聚的高级形式。汽车汽配产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建立在汽车汽配产业空间物理集聚的基础之上。本研究认为,汽车汽配产业基地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概念,产业基地的核心问题是汽车汽配产业的集聚与发展问题,它以汽车汽配产业竞争力为核心,汽车汽配产业集聚程度越高,产业链条越完整,其影响力和带动力就越明显,从而吸引更多人才、资金、企业进驻到产业基地,持续推动产业基地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一)汽车汽配产业竞争力分析的理论模型
美国管理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了用于分析国家、产业、企业竞争力状况的钻石模型。在该模型中,生产要素、需求、相关与支持产业发展、企业战略和竞争状况,以及政府行为这五大要素共同决定了企业、产业或国家的竞争力情况。[2]因此,下文结合波特钻石模型,通过影响竞争力的五大要素,分析N市汽车汽配产业竞争力情况及优势劣势。
(二)影响汽车汽配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1.企业战略与竞争分析。各地汽车汽配产业基地的定位,一般都是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结合区域资源,考虑自身优势基础上而定。目前,国内已建成的汽车汽配基地如广东佛山侧重在汽车零部件,湖北武汉侧重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产、智能网联汽车研发。而N市汽车汽配产业未来发展定位为:结合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工业4.0的要求和思路,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新能源商用车、专用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形成专用汽车、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汽车后市场等完整产业布局。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发展状况能够反映地区行业产业的经济实力、竞争能力、规模聚集水平。企业财务盈利水平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维度。从表1数据对比来看,N市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少,资产体量较小,在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都与武汉、佛山具有较大差距,差不多只有后者的1/10左右。总体而言,N市汽车制造业规模较小,龙头企业少,汽车汽配相关配套产业基础薄弱,区域汽车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水平较缓慢。
2.生产要素分析。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自然资源、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则是指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科研机构等。[3]
N市作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地理位置具有优势。交通四通八达,与成都、重庆等重要节点城市实现了高速公路、铁路的快速联通,同时“一带一路”和中欧班列进出口、陆海新通道,使得物流运输更加便捷高效。2022年,全市铁路总里程达到335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3085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