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类型地震生产实习
实习单位大庆物探公司
实习起止时间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年月日
目录
前言1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3
二、实习基本要求4
三、实习内容4
(一)实习前的动员大会4
(二)野外实习总体设计4
(三)物探公司参观5
(四)野外工区参观8
(五)地震资料采集11
四、结束语13
(一)本次实习的收获和体会13
(二)对本次实习的建议14
地震生产实习报告
前言
1961年设立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后撤消,学生并入石油地质专业。建院
初期建立了测井、物探实验室,为石油地质、钻采工程专业开设专业课。根
据原东北石油学院勘探系师资力量需要,1962年7月16日,原主管石油工
业部领导康世恩同志来学院主持召开会议决定:孟尔盛任石油勘探系主任兼
教授。
孟尔盛(MengErsheng),194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矿冶系,1948年留
学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就读研究生,调至我系之前为
大庆勘探指挥部总工程师。在勘探系执教一年半后,工作需要调离东北石
油学院。1975年建立物探、测井教研室,并试办测井专科,75、76年招
收了两届测井专业学生。1979年矿场地球物理(测井)、勘查地球物理
(物探)分别建立了各自教研室,并先后于79年、80年招生建立了各自
的专业。
专业建设初期,上级领导要求专业建设先上马后备鞍,但是,从一开
始,专业教学就在教师的努力下,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生产实习及毕
业设计方面步入了正规状态。为了实现面向21世纪“加强基础、拓宽专
业、增强能力、办出特色”的教学改革方针,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
系,使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可以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1994年将原矿
场地球物理专业(测井)及勘查地球物理专业(物探)合并重组为新的应
用地球物理专业(应地),改变了以往专业面偏窄、学生适应能力不强等
问题,使专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
展,具备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资源勘查领域
的科研、生产等单位从事各类资源评价、管理、设计、施工等方面工作,
获地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初期,教学科研相结合,开辟了联合培养研究生
的新途径,初步形成了具有较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学院于1978年
开始招收首批研究生,1983年原物探专业招收第一批研究生,迄今为止已
招收64名研究生。
这次的野外地震生产实习的参观地点是大庆物探研究所,以及在野外
施工的2289钻井队的临时施工基地和野外施工现场,为了初步学会看野外
监视记录,对地震勘探的野外采集工作流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地震波.
激发的各种方式和基本操作流程,了解野外地震资料初步处理流程,学习地
震队工作人员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为石油物探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目的
是全面认识地震勘探野外工作的内容与方法,如观测系统,野外装备和生
产分工,检波器组合情况、埋置条件;激发药量,井深,地质条件;资料
评价,收集特殊记录,分析各种干扰波;生产管理。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地震勘探方法是找油找气的主要手段之一,而野外采集是其关键环
节,也是地震勘探的首要环节。学生在学完《地震勘探原理》、《地震资料数
字处理》、《地震勘探仪器》等专业之后(毕业设计、参加工作前的最后一
次实习),到生产现场去实地了解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全部过程,对其掌握
地震勘探原理,地震仪器工作原理是很有必要的。由于生产实践所遇到的
很多问题是书本上所没有的,因此,重视实践环节,努力把课堂上所学的理
论知识和现场生产实践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此次生产实习,对野外
生产施工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仪器设备配置,施工流程,各工种分工配合,
技术要求,质量监控及资料评价等有全面的了解,增加感性认识,为下阶段
的毕业设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