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问题项目法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pdf
文件大小:1.93 M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1.26万字
文档摘要

第期总第期科学咨询教学研究

8(830)

问题项目法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季建万,张委伟,杜景龙,杨朝辉

(苏州科技大学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摘要:对高校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提高学生课程知识掌握能力的重要举措。当前,针对人文地理与

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中存在理解较为困难、实验操作情况较差等不足,以问题教学法

和项目教学法为切入点,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提出问题项目组合教学法,实现“理论清晰—问题提出—实践解

决”三步学习法。结果表明:问题项目组合教学法能够进一步激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对课程的参与程

度,同时提高学生课程的实验动手能力,特别是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具有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问题项目法;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教学

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教学方法出—实践解决”的结果,但是现有教学方法中结合两

[1]

的改革。然而,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课堂讲授法一直者的“问题项目法”尚不多见。基于此,以地理信息系

是高校课程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统原理课程为切入点,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虽然系统全面地给学生系讲授课程知识,但是该方法运用“问题项目法”,探索该方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

极易进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课堂的专注挥的作用,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

度下降,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远低于课程既定目标。学质量。

基于此,不少学者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并进行了实践。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概况

[2]

例如,王增武等提出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与资源的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

[3]

途径;赵春燕等提出研讨式的课程教学方法,通过引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在最新修订的2023版培养方案

导学生加入研讨环节,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提高学生中,其开设学期为第1学期,课程采用线下讲授与实验的

[4]

的知识吸收能力。卿凤等将创新创业元素引入课程混合模式,课程共2个学分,40个标准学时,其中理论学

教学,培养学生在课程内容方面的创新思维能力;王兆时16个,实验学时24个,所选教材为黄杏元与马劲松主

[1]

华在课程中引入问题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解决编的《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3版)》,参考书目包括汤

能力。除此之外,常用的教学方法还包括头脑风暴教学国安主编的《地理信息系统教程(第二版)》和陆守一

法、案例教学模式法、角色扮演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与陈飞翔主编的《地理信息系统(第2版)》。该课程理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阅读指导法、演示法、访问论共包括7章,分别为第1章导论(2个标准学时)、第2章

法及指导性教学法。其中,项目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2个标准学时)、第3章空间

共同参与完整的项目,在项目从选题、实施到总结过程数据的处理(3个标准学时)、第4章地理信息系统空间

中让学生提高对课程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总体而言,数据管理(1个标准学时)、第5章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

现有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尤其法(4个标准学时)、第6章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2

是问题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分别能够提高学生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