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冶金工业技能鉴定考试-石灰工艺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加料和布料是一个连续系统,在旋转布料器中间的()是由液压驱动的,其油缸行程由接近开关来控制,它与中间料仓下面的()形成互锁,以阻止空气在窑顶泄漏。
2.在窑顶,安装有一个雷达料位计,在每个加料周期进行探料,当料位达到设定的低料位时,()开始工作,将料位提到()位置,()将石灰石卸到窑顶。
3.循环气体的产生,在窑内形成了(),使双套筒窑能煅烧生产出高活性度的石灰。同时循环气体也使窑内的热量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降低了石灰产品的()。
4.套筒石灰窑生过烧率≤()%。
5.燃烧室—般范围()℃。
6.套筒石灰窑石灰活性度()~()ml。
7.套筒石灰窑单位热耗()~()kcal/Kg。
8.并流煅烧方式的优点是:()在煅烧带上部开始煅烧时,燃料在此处于正好()开始燃烧,温度较高,煅烧效率较高。
9.简述停止进入窑内的燃气顺序。
10.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并流煅烧原理工作的石灰窑,如双膛窑、(),生产出来的产品活性度一般比采用逆流煅烧原理工作的石灰窑高,都在()ml(4NHCl滴定5min)以上。
11.烘窑前,紧急照明、消防器材和安全防护设施安置到位,配备()报警器。
12.在短时间内不能消除故障,整个窑自动停止工作,()停止燃烧,窑底振动出灰门关闭,()风机和()风机停止工作,废气三通阀关闭。()风机继续工作。
13.在(),石灰煅烧过程基本完成,石灰在此处不再需要太多热量,而燃料的燃烧产物也基本将热量传递给了物料,温度降低,因此石灰活性度较高,可在()ml以上,过、生烧率低于()%。
14.烘窑前,从上部工艺孔观察,当细石灰石料加到上拱桥拱顶以上()mm时,开始加()mm的合格石灰石。
15.循环气体—般范围()℃。
16.烘窑加料前,将上、下燃烧室的()个测温热电偶稍向窑外拉出,以免在加料过程中被石料砸坏。
17.窑本体除尘风机数量()台,流动介质(),电机功率()Kw。
18.简述停窑控制顺序。
19.烘窑前,燃气管道吹扫及()置换完毕。
20.在并流煅烧过程中,由于()与()是相同的,高温气体中的热量就能始终作用于()上,让原料长时间均匀受热煅烧,也使煅烧带较逆流煅烧过程延长了,物料的煅烧过程也更加充分,因而在并流煅烧条件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无()和()现象,产品的质量也容易控制。
21.简述开窑启动顺序。
22.简述驱动空气流程。
23.()煅烧过程在一个窑体内进行,且占地面积比双膛窑少,生产出来的石灰活性度较高,可达()以上,石灰中残余()含量小于1.5%。
24.烘窑前,()、压缩空气压力稳定供应到位,具备使用条件。
25.环形套筒窑内的循环气体是指从下烧嘴进入的()和(),在下燃烧室下部的()与石灰石原料充分反应后,与从窑底()进入的冷却空气一起进入到双套筒窑下内套筒上段内,后经过上拱桥内的()通道管流入(),与喷射管内的热空气混合后一起再次喷射进入下燃烧室的这一部分气体。
26.通过控制循环气体在窑内的()和气体(),实现了对双套筒窑煅烧过程的控制,生产出来的石灰质量得到很好的控制,产品的生烧和过烧现象减少。
27.逆流煅烧过程中()及窑废气与物料的温度曲线是分离的,故在逆流煅烧过程中物料处于煅烧反应的时间较(),热量得不到充分利用,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活性度不高,且产品中生烧和过烧现象较多,产品质量不易控制。
28.烘窑前,废气()通住布袋除尘器侧的阀门已经关闭。
29.简述冷却空气流程。
30.烘窑前,()、()、程控安装调试和系统模拟调试合格,并符合工艺和规程要求,检测仪表高校准确。
31.石灰石由皮带输送到称量斗。在称量斗下装有压力传感器和卸料阀,卸料阀是()。由()将石灰石加入上料小车。
32.防止燃气起火的措施:①防止燃气();②消除()。
33.废气量由()测量,测量结果通过变送器到()。
34.7个出灰机将烧成的石灰从窑体卸入窑底料仓,出灰机的出灰频率决定石灰的产量。出灰的()是一个重要工艺参数,不仅影响石灰的煅烧时间,而且影响()温度。所以,出灰速度对石灰的质量有直接关系。
35.当料盅向下移动时,石灰石在窑顶(),在窑顶会形成暂时的(),上下燃烧室的观测孔如果打开时,窑内的高温气体可能会从观测孔中窜出,伤害正在维护的工作人员。因此,当布料时,不应将观测打开。
36.烘窑前,必须确保连接供给流量足够,()和()稳定的燃气。
37.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活塞没有达到操作位置,()停止工作并报警。如果报警没能在规定的时间解除,()将停止工作。
38.卸料台上石灰温度—般范围()℃。
39.上料小车有两种速度,在开始阶段和末尾处于(),中间阶段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