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风景园林综合理论》研究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进入园林绿地的雨水,其停留时间不得大于植物的耐盐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小时。
A.12
B.24
C.36
D.48
【答案】:D
解析:进入园林绿地的雨水,其停留时间不得大于植物的耐盐时间,一般不得超过48小时,所以应选D。
2、单选题: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项目的工作过程归结起来完成四项基本工作任务,其中最后一项工作任务是:
A.园林工程预算编制
B.编制园林工程量清单及组价
C.商务标、技术标的编制
D.园林工程结算与竣工决算
【答案】:D
【解析】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项目的工作过程中,一般先是进行园林工程量的计算等工作以编制园林工程量清单及组价,然后基于此进行园林工程预算编制,接着完成商务标、技术标的编制用于招投标,最后一项工作任务是园林工程结算与竣工决算,对项目进行最终的财务核算和总结。所以选D。
3、居住区街坊内附属道路的规划设计应满足消防、救护、搬家等车辆的通达要求,主要附属道路至少应有几个车行出入口连接城市道路?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在居住区街坊内,附属道路的规划设计需满足消防、救护、搬家等车辆的通达要求。设置至少两个车行出入口连接城市道路,能够保障在各种情况下车辆顺利进出居住区,提高交通的通达性和应急响应能力。若仅设置一个车行出入口,当该出入口出现故障、拥堵或因其他原因无法正常使用时,会严重影响消防、救护等紧急车辆以及搬家等日常车辆的通行,不利于居住区的安全和居民的正常生活。而设置三个或四个车行出入口,在一般的居住区街坊内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和交通管理的复杂性增加。所以,为满足基本的通达需求,主要附属道路至少应有2个车行出入口连接城市道路。
4、树木幼年阶段的长短除因种而异之外,还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以下哪种环境中生长的树木第一次开花的年龄较早?
A.林地
B.空旷地
C.荫蔽处
D.水边
【答案】:B
解析:树木幼年阶段的长短受树种和环境差异影响。在空旷地生长的树木,光照条件好,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以积累养分,这有利于其更快地完成生长发育过程,从而第一次开花的年龄较早。而林地中树木可能因竞争光照等资源,荫蔽处光照不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树木生长和发育进程,使开花年龄推迟;水边的环境主要影响水分,并非决定树木开花早晚的关键因素,所以选B。
5、单选题:明代规模最大的大内御苑是
A.西苑
B.御花园
C.沈东苑
D.慈宁宫花园
【答案】:A
解析:在明代,西苑是规模最大的大内御苑。御花园规模相对西苑较小,是帝王后妃休息游览的地方;沈东苑并非明代规模最大的大内御苑;慈宁宫花园主要是供太后、太妃们游憩、礼佛之用,规模也不如西苑大。所以本题应选A。
6、单选题:哪种植物的果实有的可食,适合在乡村作生产性景观;但有的形态奇特却有毒。
A.茄科
B.苋科
C.蓼科
D.藜科
【答案】:A
【解析】茄科植物种类多样,部分果实可食用,比如茄子、番茄等,在乡村可作为生产性景观进行种植。同时,也有一些茄科植物形态奇特却有毒,例如曼陀罗等。而苋科、蓼科、藜科植物大多不具备这样典型的既有可食果实又有形态奇特且有毒特征的情况。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7、单选题: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视觉感应会引起其他感觉,比如明度高的暖色,会让人感到距离
A.增大
B.缩小
C.不变
D.忽远忽近
【答案】:B
解析:在景观设计里,色彩的视觉感应会引发其他感觉。明度高的暖色通常具有前进性和扩张性,这种特性会使物体在视觉上看起来离人更近,也就是会让人感觉距离缩小。所以答案选B。
8、园林工程现场检查或抽样检查各道工序质量结果,合格后由()签字。
A.监理员
B.业主代表
C.总监
D.专业监理工程师
【答案】:D
【解析】在园林工程中,现场检查或抽样检查各道工序质量结果合格后,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本专业的工程质量控制等工作,对于工序质量检查结果的确认和签字是其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监理员主要负责现场的具体监督工作,但不具备最终签字确认工序质量合格的权限;业主代表主要代表业主的利益,一般不承担具体的工序质量签字确认工作;总监全面负责监理工作,但通常不会对每道工序质量检查结果进行签字,而是对整体的工程质量等进行把控。所以应选择专业监理工程师,即选项D。
9、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游憩性建筑的是
A.生产温室
B.展览温室
C.亭
D.廊
【答案】:A
【解析】游憩性建筑主要是供人们休息、游览、观赏等活动使用的建筑。展览温室兼具展示植物供人观赏游览的功能,亭和廊是传统园林中常见的供人休憩、观景的建筑,它们都属于游憩性建筑的范畴。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