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0.3保障财产权(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统编版2024).pdf
文件大小:250.98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3.53千字
文档摘要

七年级下册《10.3保障财产权》教学设计

课题10.3保障财产权单元第四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七年级下册

课标法治观念: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

要求的基本途径。法治教育:认识民法典对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意义。

教材详细阐述了财产权在公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公民重要的民事权利之一。从财产权

的分类,如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方面展开讲解,其中物权又细分为所有权、用益物权和

教材

担保物权。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活动探究,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类型财产权的内涵、取得方式

分析

以及受到侵害时的法律救济途径。让学生认识到保障财产权不仅关乎个人的经济利益,更对

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财产观和法治观念奠定基础。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有了对民法典的基本了解,但对最重要的人身权利的保护措施,了解

的还不够深入。在能力方面,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发展,但还需要通过具体的

案例来提升法律思维和法律运用能力。在行为习惯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够遵守校规校纪,但

学情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财产权的保护,可能缺乏足够的警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对于课程学

分析

习的影响,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但如果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可能会影响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结合实际案例,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财产权的法律保护知识。

核心法治意识:能够结合具体案例,阐明财产所有权、合同、知识产权、继承权的内涵。

素养责任意识:了解生活中与财产有关的案例,说明法律保护财产所有权、合同、知识产权、继

目标承权的意义。

重点保障财产的重要性

难点我国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温故知新学生感悟,教师鼓引发学生兴

1.上节课学的人身权的内容有哪些?励学生积极参与。趣,同时为后

2.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面的内容做好

础是什么?铺垫。

以案说法

野地里有一只兔子可能引来上百人追逐,市场上

有那么多兔子,却没有一个人可以擅自去拿,这

是为什么?

引入课题:10.3保障财产权

讲授新课(PPT图片+材料呈现)激发学生探究

生活观察:案例分析1材料阅读的欲望。

思考:看视频董某珍的行为侵犯了董女士的什么

权利?你能找出董女士诉请董某珍返还8900元现思考感悟

金的法律依据吗?

播放视频各抒己见

教师归纳:我国保护财产权的法律规定:

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的意义

知识拓展

财产权

(1)财产权含义

(2)种类:

2、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1)含义

(2)意义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