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商业银行的审计风险成因分析综述》1400字.docx
文件大小:31.44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1.49千字
文档摘要

商业银行的审计风险成因分析综述

(一)商业银行存在审计风险的原因

1、商业银行本身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商业银行在我国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和和稳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信贷媒介,作为货币供给者和货币供应者沟通的中介,是当下商业银行的主要角色;充当支票或现金等信用流通工具,对于各项业务的办理,货币资金的流通具有很大作用;发展信用流通工具;作为信用创造的主体;提供多门类多方面的金融相关服务。商业银行的风险相比较于其他行业来说影响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其对于整个金融业的发展来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经营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各种不确定因素都可能导致商业银行风险的发生,比如贷款风险、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风险、结算风险等。

2、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也是商业银行可能存在审计风险的原因之一。外部的审计和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说是相得益彰、相互辉映的。二者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在仍存在一定问题,对于公司员工的职权规定不够分明,部门之间也不能够起到很好的相互制约的作用,这就会导致存在一定的徇私舞弊、暗箱操作的风险。而近几年商业银行面临的处罚与其管理人员也有着莫大的关系。当外部金融市场环境剧烈变化的时候,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不能够及时地起到一定的调节和适应变化的作用,内部控制的改变不能够完全跟得上外界环境的变化,致使即便相关部门发出整改通知,也并不能够落实。从而使得在对商业银行进行审计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

3、商业银行审计项目程序具有风险点

商业银行的检查风险,是指假设商业银行中出现了某种错报,该未更正误报单独或加上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在为了使审计风险降到可以承受的较低水平,而进行程序后仍未能查出该种错报的风险。由于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比较复杂,业务对象也很多,因此注册会计师对于商业银行及其客户的经营状况、经营环境、经营成果等不能够了解的全面彻底。在审计取证过程中,由于审计技术的局限性,对于商业银行的数据处理,应更多的使用新型审计技术,信息系统审计等方法,减少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注册会计师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二)商业银行存在的各项审计风险

1、商业银行的固有风险

商业银行的固有风险是指在不考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情况下,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影响,商业银行的账户、交易种类和单位财报有着发生错误的隐患。我国近几年经济快速增长,GDP也以飞速增长,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上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经济不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银行业的发展。而由于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复杂,对于各项货币资金的处理过程十分复杂,所面对的交易对象涉及各行各业。从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固有风险,使之具有比较大的固有风险。

2、商业银行的控制风险

商业银行的控制风险是指由于银行的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没有能够及时防范和发现可能存在漏报和错报的可能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比较薄弱,对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评估能力比较低,商业银行一向重盈利而轻管理,对于银行内部的控制、管理不到位,执行力低,再加上商业银行权力过于集中。故商业银行的控制风险比较高。

3、商业银行的检查风险

商业银行的检查风险是指如果商业银行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实施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经营业务具有复杂性,注册会计师对于商业银行的审计相对于其他行业也要相对复杂,在抽样过程中所面对的难度也比较大,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检查风险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