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城镇共有土地使用权分摊中存在问题与建议房地产范文.pdf
文件大小:519.43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3.62千字
文档摘要

城镇共有土地使用权分摊中存在问题与建

议,房地产-

摘要:“共有”属于传统民法的内容。共有土地使用权登记

在城镇国土管理部门日常登记发证工作中占有一定比例,本文围

绕城镇共有土地使用权分摊,对实际登记发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探讨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共有土地使用权,分摊,问题与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不动产或者

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有。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

共有”。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

定》第五十三条:“一宗地由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共同使用的,可

确定为共有土地使用权。共有土地土地使用权面积可以在共有

用人之间分摊”。除此之外,国土资源部2007年底出台的《土地

登记办法》第八条:“两个以上土地使用权人共同使用一宗土地

的,可以分别申请土地登记”。这就为共有土地使用权确权和登

记发证提供了依据。共有土地使用权,需通过整宗用地面积的分

摊来确保每个土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共有土地使用权分摊方

式主要有协议分摊、按建筑面积分摊及不分摊条件下的共同共

有。

?

?2当前城镇共有土地使用权分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有

土地使用权分摊在城镇日常土地调查及登记中十分普遍。但细化

执行条款的缺失,导致政府职能部门在此环节遇到了许多棘手的

难题。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2???.1协议分摊有待进一步规

协议分摊,即通过土地使用权人签订书面协议的方式来分摊

共有宗地,是共有土地分摊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日常

登记发证过程中,同一宗地用地单位间的土地使用权分配常常使

用协议分摊的方式。而伴随着《物权法》出台,许多普通民众也

产生了较强的维权意识,使协议分摊得以在私房土地确权中大量

应用。协议分摊实质上已成为共有土地分摊方式的主流,但许多

细节还需进一步完善,体现在:

???2.1.1目前,国家对土地协议分摊尚未作出明确的规定,

对此项工作开展的依据、方法及流程缺少统一的规定,致使经办

人员只能根据自身所的业务知识和政策法规水平组织开展协议

分摊。这种做法,不利于规范土地调查登记,极易产生工作隐患。

2.1.2从职责主体角度分析,土地登记属于行政服务类事项,

国土管理部门只负责对土地登记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如出现

土地协议分摊,土地调查登记人员原则上只需审核其文本内容是

否规范。但实际工作中,仅仅对分摊协议进行形式审查是远远不

够的,任何一个经办人在不了解协议签订细节的情况下都不会轻

易为土地权利人办理登记。因此,很多土地分摊协议只有在国土

管理部门监督指导下才能顺利签订。这就变相加大了政府部门工

作负担,使其不得不大量插手土地权利人之间的民事行为,造成

职能滥用或越权。

??2.1.3在土地确权登记过程中,用地单位或个人往往出

于自身利益考虑,仅凭一纸协议随意分摊宗地面积,从而造成土

地利用管理的混乱,为其漏逃地价款创造机会。并且,在划拨、

出让两种性质使用权同时存在的宗地面积分摊问题上,大量采用

协议分摊也会加大土地利用管理难度,很难避免工作失误。?

2.2按建筑面积分摊要在实行过程中所有突破???按建筑面积

分摊共有土地使用权,是另一种重要的土地分摊方式,一般是按各

土地权利人所享有建筑面积比例分摊共有宗地面积。这种方式在

权利分配方面较为合理,故广泛应用于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调

查和登记。但受限于自身特点,这种方式或多或少还是暴露了一

些不足。各地现行的土地政策中,一般都规定:土地权利人之间签

订协议的,按协议约定分摊共有土地面积。但除此以外,并未对

其它土地分摊方式进行位次安排。一旦土地权利人之间未签订土

地分摊协议,是否可以直接按建筑面积分摊宗地,现行政策中没

有做出明确规定。这就使这种应用广泛的土地分摊方式缺少过硬

的法理支持,加大了土地权利分摊难度。

2.3其它土地分摊方式的应用有待普及

除以上已提及的两种土地分摊方式外,其它应用实际的土地

分摊办式还有很多。但由于缺少相应的配套政策,使其普及程度

大大受限。在本质上看,各类土地分摊方式须构成有机的整体,视

不同的调查登记内容酌情采用。实际上,各级国土管理部门还是

主要采用协议分摊与按建筑面积分摊。其它分摊办法长期处于劣

势地位,无法对主要土地分摊方法起到补充完善作用。??

?2.4宗地划分原则需进一步明确

??土地分摊必须建立在设定宗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