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18-2014专题培训.pptx
文件大小:1.04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6.89千字
文档摘要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18-2014专题培

掌握工程岩体分级,提升工程质量

02术语和符号

04分级标准详细解读

06最新政策与趋势

01标准概述

03岩体分级方法

05实际应用案例

目录

标准概述

标准制定背景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的制定背景主要是为了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岩体性质的认识逐步深入,因此有必要制定统一的分级标准来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

标准编制过程

该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等单位参与修订。标准的编制严格遵循了相关规范和要求,广泛收集了行业内外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讨论和完善,最终形成GB/T50218-2014版本。

标准实施与应用

自2015年5月1日起,GB/T50218-2014标准开始实施,取代了之前的版本GB50218-94。新标准在各类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为岩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显著提升了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

标准背景与历史沿革

01

02

03

岩土工程适用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岩土工程的地质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过程中的岩体质量分级。通过标准化的分级方法,确保不同工程

阶段对岩体特性的统一理解和应用,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水利工程适用

在水利工程如大坝、水库、堤防等项目中,岩体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运行。GB/T50218-2014为水利工程师提供

了科学的岩体分级依据,确保工程选址、设计与施工符合地质条件要求。

地下工程适用

标准特别适用于地下工程如隧道、地铁、矿业巷道等的岩体分级。在这些工程中,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本标准提供了详细的分级指标和分类方法,有助于准确评估围岩稳定性,指导工程设计与施工。

土木工程适用

土木工程包括道路、桥梁、高层建筑等项目,涉及广泛的岩体使用场景。本标准为土木工程提供了全面的岩体分级指导,确保工程设计与实际地质情况相符,提升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结构概述

本标准由总则、术语和符号、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因素、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和工程岩体级别确定等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确保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因素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因素涵盖了地质构造、岩石类型、节理裂隙发育程度、风化程度和物理力学指标等方面。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岩体的基本质量等级,为进一步的工程岩体分级打下基础。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18-2014

适用于各类岩石工程的岩体分级,包括地下工程、边坡工程和地基工程。该标准为地下工程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来评估岩体质量,有助于提高工程设计和施工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

术语与符号使用

标准中定义了一系列专业术语和符号,用于规范和简化岩体分级过程中的交流与记

录。这些术语和符号贯穿整个标准,确保不同使用者之间的沟通清晰无误。

标准结构与内容

标准适用范围

术语和符号

地质构造与地质界面

地质构造是指岩体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几何形态和内部结构,如褶皱、断裂等。地质界面则指不同岩体或岩石之间的接触带,如断层、节理等,这些界面往往控制着岩体力学特性。

风化与侵蚀

风化是指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由于水、温度变化、生物活动等因素引起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质的变化过程。侵蚀则是指风化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岩体与岩石

岩体指地壳中未经人工揭露的岩石总体,通常包括各种成因的岩浆岩、沉积岩和变

质岩。岩石是构成岩体的的基本单元,具有特定的矿物组成和结构特征。

强度与变形特性

强度是岩体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通常通过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指标来衡量。变形特性描述岩体在受力下的变形行为,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等参

基本术语解析

数。

符号表示方法

在标准中,每个专业符号都有特定的表示方法。例如,RQ用罗马数字I、Ⅱ、II等表示不同的岩石质量等级,而RM则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不同的岩石强度等级,以区分不同级别的岩体特性。

符号更新与维护

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和标准体系的完善,专业符号也可能进行更新和调整。因此,在使用这些符号时,需要关注最新标准的发布动态,确保符号的应用符合当前的标准要求。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的专业符号主要用于描述岩体的质量和类型。例如,RQ代表岩石质量指数,RM代表岩石强度等级,这些符号在标准中有明确的定义和解释。

符号应用范围

这些专业符号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它们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描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