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地形地貌的利用和改造.pdf
文件大小:370.92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2.86千字
文档摘要

【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地形地貌的利用和改造

一、园林地形地貌及其作用

(一)园林地形地貌的概念

园林绿地设计中习惯称为“地形”是指测量学中地形的

一部分——地貌,包括山地、丘陵、平原,也包括河流、湖

泊。

(二)园林地形地貌的作用

地形地貌的处理是园林绿地建设的基本工作之一。它们

在园林中有如下作用:

1、满足园林功能要求:利用不同的地形地貌,设计出

不同功能的场所、景观。

2、改善种植和建筑物条件:利用和改造地形,创造有

利于植物生长和建筑的条件。

3、解决排水问题。

二、园林地形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一)园林地形和改造应全面贯彻“适用、经济、在可

能条件下美观”的城市建设的总原则。园林地形的特殊性,

还应贯彻:

1、利用为主,改造为辅;2、因地制宜,顺其自然;3、

节约;4、符合自然规律与艺术要求。

(二)园林地形设计的步骤

1、准备工作:1)园林用地及附近的地形图;

1/5

【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2)收集市政建设部门的道路、排水、地上地下管线及

与附近主要建筑的关系资料;

3)收集园林用地及附近的水文、地质、土壤、气象等

现况和历史有关资料;

4)了解当地施工力量;

5)现场踏勘。

2、设计阶段:1)施工地区等高线设计图(或用标高点

开展设计),图纸平面比例采用1:200或1:500,设计等

高差为0.25米至1米,图纸上要求说明各项工程平面位置

的详细标高。并要表示出该地区的排水方向;

2)土方工程施工图;

3)园路、广场、堆山、挖湖等土方施工项目的施工断

面图;

4)土方量估算表;

5)工程预算表;

6)说明书。

三、园林地形地貌的设计

园林地形设计概括为四大方面:

(一)平地

平地是指公园内坡度比较平缓的用地,这种地形在新型

园林中应用较多。为了组织群众开展文体活动及游览风景,

便于接纳和疏散群众,公园必须设置一定比例的平地,平地

2/5

【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过少就难于满足广阔群众的活动要求。

园林中的平地大致有草地、集散广场、交通广场、建筑

用地等。

(二)堆山(又叫掇山、迭山)

我国的园林是以风景为骨干的山水园而著称。有了山就

有高低起伏的地势,能调节游人的视点,组织空间,造成仰

视、平视、俯视的景观,能丰富园林建筑条件和园林植物的

栽植条件,并增加游人的活动面积,丰富园林艺术内容。

堆山可以是独山,也可以是群山,一山有一山之形,群

山有群山之势。在设计独山或群山时都应注意东西延长的山,

要将较大的一面向阳,以利于栽植树木和安排主景,尤其是

临水的一面应该是山的阳面。

(三)理水

我国古典园林当中,山水是密不分的,迭山必须顾及理

水,有了山还只是静止的景物,山有水才活,有了水能使景

物生动起来,能打破空间的闭锁,还能产生倒影。水景能调

节气温,吸收灰尘,还可用于灌溉和消防,还能开展各种水

上运动及养鱼种藕等。

水景按静动状态可分为:

动水:河流、溪涧、瀑布、喷泉、壁泉等;静水:水池、

湖沼等。

水景按自然和规则程度可分为:

自然式水景:河流、湖泊、池沼、泉源、溪涧、涌泉、

3/5

【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瀑布等;规则式水景:规则式水池、喷泉、壁泉等。

水景中还包括岛、水景附近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