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风景园林综合理论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园林中,为了使假山具有可游、可憩的特点,有时将假山顶层收成
A.峰顶
B.峦顶
C.崖顶
D.平顶
【答案】:D
解析:在园林中,为使假山具有可游、可憩的特点,把假山顶层收成平顶较为合适。峰顶、峦顶和崖顶通常地势较为险峻、空间狭小,不利于游人停留休憩,而平顶有相对开阔的空间,能满足人们游玩和休息的需求。
2、利用三条分车绿化带将车道分为四条,中央一条分车绿化带把两条单向快车道分开,两条分车绿化带把两条慢车道与快车道分开,最外边的两条人行道由两条行道树绿化带将其与慢车道分开的绿化形式,所呈现的道路断面形式是:
A.一板两带
B.两板三带
C.三板四带
D.四板五带
【答案】:D
解析:一板两带指的是一条车行道,两条绿带,中间为车行道,在车行道的两侧规划一定宽度的绿化带;两板三带指的是在道路中间设置一条分车绿化带,将车行道分成双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并在两侧车行道的外侧各设置一条行道树绿化带;三板四带指的是利用两条分车绿化带将车行道分成三部分,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同时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外侧各设置一条行道树绿化带;四板五带是利用三条分车绿化带将车道分为四条,中央一条分车绿化带把两条单向快车道分开,两条分车绿化带把两条慢车道与快车道分开,最外边的两条人行道由两条行道树绿化带将其与慢车道分开。本题所描述的绿化形式呈现的道路断面形式符合四板五带的特征,所以应选D。
3、现代掇山扫缝,广泛使用1:1水泥砂浆,勾缝用柳叶抹,有勾明缝和暗缝两种做法。一般水平方向勾明缝,在需要时将竖缝勾成暗缝。勾明缝务必不要宽,不宜超过()mm。勾缝的灰浆尽量调成与山石接近的颜色。
A.10
B.20
C.30
D.40
【答案】:B
解析:现代掇山扫缝广泛使用1:1水泥砂浆,勾缝用柳叶抹,有勾明缝和暗缝两种做法。一般水平方向勾明缝,必要时将竖缝勾成暗缝。勾明缝务必不要宽,不宜超过20mm,且勾缝的灰浆尽量调成与山石接近的颜色。
4、单选题:中国皇家园林中,哪一个为中轴对称式布置?
A.承德避暑山庄
B.颐和园
C.圆明园
D.故宫御花园
【答案】:C
解析:在选项所涉及的园林中,圆明园为中轴对称式布置。承德避暑山庄是自然山水园的杰出代表,其布局遵循自然山水格局,并非中轴对称。颐和园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也不是中轴对称式布置。故宫御花园虽有一定的对称布局,但它是宫廷园林,与题目所要求的皇家园林整体中轴对称布置特点不完全契合。所以本题选C。
5、单选题:湿地公园中,下列哪个分区中不宜设置活动场地?
A.科普教育区
B.综合服务区
C.管理区
D.生态保育区
【答案】:D
【解析】科普教育区主要是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设置活动场地有助于开展科普活动,促进公众对湿地相关知识的了解,所以可以设置活动场地。综合服务区是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的区域,如餐饮、休息、购物等,设置活动场地能更好地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管理区主要进行湿地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工作等,适当设置活动场地可用于管理培训、内部交流等活动。而生态保育区是为了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需要保持相对的自然和安静状态,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设置活动场地会破坏生态环境,干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繁衍,所以生态保育区不宜设置活动场地。
6、单选题:餐饮类风景园林建筑,其餐厅面积与厨房面积比应为()。
A.1:1
B.2:1
C.3:1
D.4:1
【答案】:B
解析:在餐饮类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通常餐厅面积与厨房面积比应为2:1。这一比例是综合考虑了餐厅的顾客容纳量、服务流程以及厨房的操作空间、设备摆放等多方面因素得出的。合理的面积比例能确保餐饮服务的高效运行和顾客的良好体验。
7、单选题:有些植物果实的形成过程非常奇特,如(),是独有的地下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
A.铃兰属
B.郁金香属
C.百合属
D.花生属
【答案】:D
【解析】花生属是独有的地下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花生开花授粉后,子房基部的子房柄不断伸长,从枯萎的花管内长出一根果针,果针迅速地纵向伸长,它先向上生长,几天后,子房柄下垂于地面。在延伸过程中,子房柄表皮细胞木质化,保护幼嫩的果针入土。当果针入土达2-8厘米时,子房开始横卧,肥大变白,体表长出茸毛,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各种养分以发育成荚果。而铃兰属、郁金香属、百合属植物果实形成过程并非如此。所以本题选D。
8、单选题:明代规模最大的大内御苑是
A.西苑
B.御花园
C.沈东苑
D.慈宁宫花园
【答案】:A
解析:在明代,西苑是规模最大的大内御苑。御花园规模相对西苑较小,是帝王后妃休息游览的地方;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