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风景园林综合理论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花境的夏季景观应使用冷色调的蓝紫色系花,以给人带来凉爽之意。A.冷;蓝紫B.冷;红橙C.暖;蓝紫D.暖;红橙
【答案】:A
【解析】花境是园林中模仿自然风景中野生花卉散生于草丛中生长的一种景观布置形式。在夏季,为了给人带来凉爽之意,通常会选用冷色调的花卉。冷色调包括蓝色、紫色等,这类颜色能让人在视觉上产生凉爽、宁静的感觉,而蓝紫正是冷色系的典型代表。红橙属于暖色调,暖色调通常会给人温暖、热烈的感觉,不符合夏季营造凉爽氛围的需求。所以,花境的夏季景观应使用冷色调的蓝紫系花,本题答案为A。
2、单选题:建筑物周围为了不影响室内采光,不种分枝点高的大乔木,种植小乔木、灌木或草本,这种种植方式称为基础种植;有毒或有过敏性的植物也不适宜。适宜做基础种植的是
A、悬铃木
B、乌桕
C、蜡梅
D、重阳木
【答案】:C
解析:基础种植要求种植不影响室内采光的小乔木、灌木或草本,且有毒或有过敏性的植物不适宜。悬铃木为落叶大乔木,高大且分枝点高,会影响室内采光,不适合基础种植;乌桕树皮、叶子等均有毒性,不适合基础种植;重阳木为大乔木,同样会影响室内采光,不适合基础种植;而蜡梅属于小乔木或灌木,不会对室内采光造成太大影响,适宜进行基础种植。
3、单选题: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其主要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写实的山水B、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C、诗画的情趣D、意境的含蕴
【答案】:B
解析:中国古典园林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其一是追求意境的含蕴,园林营造注重通过景物组合传达出深远的意境,让观赏者产生情感共鸣和联想;其二是具有诗画的情趣,园林布局、景观设置等常借鉴诗画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框景等,宛如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其三是采用写实的山水,以自然山水为蓝本,通过人工的堆山理水等手法,将自然山水浓缩于园林之中。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是正确表述,并非不包括的特点,题干要求选择不包括的内容,所以答案为B。
4、不同园林植物,季节性周期表现不同。我国古代就有“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即指某种节气时开的花,风是应花期而来,故称为信风。立春代表的植物是:
A.芍药
B.木兰
C.月季
D.樱桃
【答案】:D
解析:不同园林植物季节性周期表现不同,我国古代“二十四番花信风”指某种节气时开的花,风应花期而来称为信风。立春代表的植物是樱桃,而芍药、木兰、月季并非立春代表植物。
5、单选题:防灾避险功能绿地应安全可达,至少应与几条以上应急疏散通道相连接?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防灾避险功能绿地需要具备安全可达的特性,为确保在紧急情况时人员能够顺利疏散,至少应与2条以上应急疏散通道相连接。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疏散路径选择,避免因单一通道受阻而影响人员疏散效率和安全。
6、单选题:以下哪个选项为中国特有的科?A.蔷薇科B.槭树科C.杜仲科D.松科
【答案】:C
【解析】杜仲科是中国特有的科,其代表植物杜仲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蔷薇科在全球广泛分布;槭树科广布于北温带及热带高山上;松科是北半球森林的主要组成成分。所以本题选C。
7、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表现方式中,常见的绘图方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徒手绘图B、仪器绘图C、计算机绘图D、拼贴
【答案】:D
解析: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表现方式中,徒手绘图、仪器绘图、计算机绘图均为常见的绘图方式。而拼贴并非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常见的绘图方式,所以应选D。
8、单选题:自然式驳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草坡B.自然山石C.假山石驳岸D.石砌驳岸
【答案】:D
解析:自然式驳岸强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体现自然的形态和特征。草坡、自然山石以及假山石驳岸都属于自然式驳岸,它们保留或模拟了自然景观的样式。而石砌驳岸通常是人工用石块整齐砌筑而成,有较为规整的形状和结构,不属于自然式驳岸的范畴,所以本题应选D。
9、单选题:皇家园林颐和园将其西部玉泉山之塔纳入园中的造景手法称为
A.障景
B.配景
C.借景
D.框景
【答案】:C
解析:造景手法中,障景是指利用遮挡的方式,将不利于表现园林景观美的因素加以屏障和遮蔽。配景是衬托主体景观的景物。框景是利用门框、窗框、洞框等,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如同镶嵌在画框中一般。而借景是指将园外的景色巧妙地组合到园内来,以扩大园林的空间感和层次感,皇家园林颐和园将西部玉泉山之塔纳入园中的造景手法符合借景的特征,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10、单选题: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就是园林中各景点、各种设施及地貌等在()上如何创造高低变化和协调统一的设计。
A.平面
B.立面
C.高程
D.土方
【答案】:C
解析:园林用地的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