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_风景园林基础考研试题(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的主要直接原因是()。
A.建筑体量大
B.城市硬质下垫面太大
C.城市水体太少
D.绿地率太低
【答案】:B
【解析】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硬质下垫面太大是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的主要直接原因。硬质下垫面如水泥、沥青等,其比热容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升温速度快,储存的热量多,且不易散热,使得城市气温明显高于周边郊区,从而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而建筑体量大不一定直接导致热岛效应明显;城市水体太少和绿地率太低虽然也会对热岛效应有影响,但不是主要的直接原因。
2、城市树种规划时,基调树种宜选择多少种?
A.1-2
B.2-3
C.3-5
D.5-7
【答案】:C
【解析】在城市树种规划时,基调树种选择3-5种较为合适。这是因为基调树种是反映城市特色、体现城市风格、形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若数量过少(如1-2种),景观会显得单调,难以全面展现城市特色和适应复杂的城市环境;若数量过多(如5-7种),则难以形成统一协调的城市风貌,不利于突出城市的整体特色。而选择3-5种基调树种,既能丰富城市景观,又能保证城市景观的协调性和整体性,所以C是正确答案。
3、落叶植物构成的空间封闭感是动态的,随着以下哪个选项的变化而变化:A.日夜B.季节C.岁月D.历史
【答案】:B
解析:落叶植物在不同季节会呈现不同状态,春季发芽长叶,夏季枝叶繁茂,秋季树叶掉落,冬季树枝光秃。这种随着季节更替的变化使得由落叶植物构成的空间封闭感也会随之改变。日夜变化时间较短,落叶植物在日夜间状态变化不明显,对空间封闭感影响小;岁月范围过大,表述不够精准;历史更是一个宽泛的时间概念,与落叶植物空间封闭感的动态变化关联不大。所以应选季节。
4、单选题:不同的树种,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同。相比较而言,同一株树,哪一种的碳汇功能较强?
A.金钱松
B.池杉
C.八仙花
D.闽楠
【答案】:D
解析:因为题干表明不同树种光合作用强度不同,同一株树碳汇功能与光合作用相关,通常认为闽楠具有更强的碳汇功能,所以选D。
5、单选题:准备路槽应该按设计路面的宽度,每侧放出()cm挖槽。
A.10
B.20
C.30
D.50
【答案】:B
【解析】在准备路槽时,按照设计路面的宽度,通常每侧放出20cm进行挖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20。
6、在夜景照明设计中,夜景灯朝向花草树木的情况应选择以下哪种表述:A、应;B、不应;C、宜;D、不宜
【答案】:D
【解析】在夜景照明设计里,从整体布局、照明效果以及对花草树木生长的影响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将夜景灯朝向花草树木并非完全不可行,但由于可能存在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节律、造成光污染、影响整体景观协调性等不利因素,所以不宜将夜景灯朝向花草树木。
7、单选题:树冠尖塔形的针叶树,可列植于规则式场地,如以下哪种植物?
A.雪松
B.龙柏
C.罗汉松
D.苏铁
【答案】:B
解析:龙柏树冠呈尖塔形,适宜列植于规则式场地,符合题意。雪松树冠塔形,但与尖塔形有别,且其树形高大开展,常用于孤植或群植于草坪中央等开阔场地。罗汉松树冠广卵形,树形较为自然、舒展,通常不具备尖塔形树冠特征,多孤植或散植于庭院。苏铁为棕榈状常绿植物,并非针叶树,其树形独特,一般孤植于花坛中心、大门两侧等。
8、同一等高线上各点的标高都是()的。
A.不同
B.相同
C.有高差变化的
D.可以交叉的
【答案】:B
解析: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因此同一等高线上各点的标高都是相同的。选项A中说不同,与等高线的定义不符;选项C中提到有高差变化,而同一等高线是没有高差变化的;选项D中说可以交叉,等高线一般不会交叉(特殊陡崖情况除外,但本题明显说的是一般情况)。所以正确答案是B。
9、单选题:两片以上的叶着生于极度缩短的短枝上称为簇生,以下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悬铃木
B.桃
C.梅
D.银杏
【答案】:D
解析:两片以上的叶着生于极度缩短的短枝上的情况被称为簇生。在选项所涉及的植物中,悬铃木、桃、梅的叶片生长方式并非如此,而银杏的叶片着生方式符合簇生的定义,即两片以上的叶着生于极度缩短的短枝上。所以答案选D。
10、单选题:以下哪种植物为常绿灌木,叶条形互生,穗状花序似瓶刷状、红色,喜光,原产大洋洲且在湖南地区小气候下可越冬?A、象牙红B、银合欢C、金合欢D、红千层
【答案】:红千层
解析:红千层是常绿灌木,其叶为条形且互生,穗状花序外观似瓶刷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