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风景园林基础考研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在中国古典园林中,采用哪种手法可以达到欲扬先抑、欲露先藏的造景效果
A.借景
B.对景
C.障景
D.夹景
【答案】:C
【解析】障景是在园林中能抑制视线、引导空间转变方向的屏障景物,通过设置障景,可阻挡游人视线,使园林景色达到欲扬先抑、欲露先藏的艺术效果。而借景是将园外之景巧妙地组合于园内,以扩大园林空间感;对景是在园林中,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也能观赏甲观赏点的造景手法;夹景是在人的观景视线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形成狭长空间,突出对景。因此本题应选C。
2、单选题:下列属于湿生植物的是
A.水杉
B.乌柏
C.油松
D.早柳
【答案】:水杉
解析:湿生植物是生长在过度潮湿环境中的植物。水杉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土层深厚、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符合湿生植物的生长环境特征。乌桕一般生长在旷野、塘边或疏林中,不是典型的湿生环境;油松为喜光、深根性树种,喜干冷气候,耐干旱瘠薄,并非湿生植物;旱柳虽然较耐水湿,但主要生长在干旱地或水湿地,相比之下,水杉更能代表典型的湿生植物。
3、单选题:以下哪种植物为落叶灌木,叶掌状3-5裂;花大,单生枝端叶腋;喜光,不耐水湿,中国传统园林中却常与水相伴。
A.木芙蓉
B.桃花
C.樱花
D.牡丹
【答案】:A
解析:木芙蓉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大,阔卵形而近于圆状卵形,掌状5-7裂;花大,单生枝端叶腋;它喜光,不耐水湿,但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却常与水相伴,故A选项正确。桃花为落叶乔木,叶为椭圆状披针形;樱花为落叶乔木,叶为椭圆卵形或倒卵形;牡丹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花色泽艳丽,但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与题干中“叶掌状3-5裂”等特征不符,所以B、C、D选项错误。
4、单选题:不同生长类型的园林植物,其更新方式和能力很不相同。几乎所有园林植物都会出现()。
A.向心更新和向心枯亡
B.离心生长和向心秃裸
C.离心生长和离心秃裸
D.向心生长和向心秃裸
【答案】:C
解析:园林植物的生长具有一定规律,不同生长类型的园林植物,其更新方式和能力差异较大。离心生长是指树木自播种和发芽或营养繁殖成活后,以根颈为中心,根和茎均以离心的方式进行生长。随着离心生长的进行,树木骨干枝、骨干根上早年形成的侧生小枝,由于所处地位,获得水分和营养较少,其生长势逐渐减弱,出现衰老、死亡现象,这种在树体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枝条自疏和根的自疏,统称为离心秃裸。而几乎所有园林植物都会出现离心生长和离心秃裸的现象。向心更新是指当离心生长到达某一年龄阶段时,向心更新的能力逐渐增强,主要是由于受某种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病虫害等,使树冠外围衰老部分枯亡,优势部位下移,在大骨干枝上萌发出新的徒长枝进行更新的现象;向心枯亡是与向心更新相关的一种现象;向心秃裸并非园林植物普遍出现的情况;离心生长和向心秃裸的表述组合不符合园林植物生长的普遍规律。所以本题应选C。
5、园路两旁除了种植遮荫的园路树以外,还可以配置观花的植物形成花径,如以下哪种植物?
A.冷水花
B.葱兰
C.吉祥草
D.银叶菊
【答案】:B
【解析】葱兰是常见的可用于配置在园路两旁形成花径的观花植物。冷水花多做室内观叶植物;吉祥草常作为阴湿处的地被植物;银叶菊主要用于花坛、花境的边缘布置或盆栽观赏等,较少用于形成花径。所以本题应选葱兰。
6、单选题:建筑物周围为了不影响室内采光,不种分枝点高的大乔木,种植小乔木、灌木或草本,这种种植方式称为基础种植;有毒或有过敏性的植物也不适宜。适宜做基础种植的是以下哪种植物:
A.鹅掌楸
B.火炬树
C.樱花
【答案】:C
【解析】基础种植要求不种分枝点高的大乔木,要种植小乔木、灌木或草本,且有毒或有过敏性的植物不适宜。鹅掌楸是落叶大乔木,分枝点高,不符合基础种植要求;火炬树的分泌物有强烈的引起过敏的物质,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都有危害,不适宜做基础种植;柳树的树冠较大,也多为分枝点高的乔木类,不符合基础种植的条件;而樱花属于小乔木,适合进行基础种植。所以答案选樱花。
7、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风景园林的脉络,是联系各景点的纽带?A.水体B.道路C.地形D.建筑
【答案】:B
解析:道路是风景园林的脉络,是联系各景点的纽带。它将各个分散的景点串联起来,引导游人在园林中有序地游览,形成连贯的游览体验。而水体主要起到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等作用;地形是园林景观营造的基础,影响着园林的总体布局和景观效果;建筑是园林中的重要景观元素,具有实用和观赏功能,但并非作为联系各景点的纽带。所以本题应选道路。
8、单选题:园林企业的业务来源主要是建设单位发布的以下哪一项?A.公告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