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_风景园林基础考研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花序是指花在花轴上的排列方式和开放次序。圆锥花序的花序轴分枝,每一分枝上形成一总状花序。如
A.金银花
B.夹竹桃
C.南天竹
D.紫藤
【答案】:C
解析:圆锥花序的特征是花序轴分枝,每一分枝上形成一总状花序。南天竹的花排列符合圆锥花序的特点。而金银花的花通常成对生于叶腋;夹竹桃的花为聚伞花序顶生;紫藤的花是总状花序,均不符合圆锥花序的特征,所以本题选C。
2、(单选题)以下哪种植物的树皮灰色至青灰色,块状剥落;为落叶乔木,是一种木本油料作物,可作近景或乡村绿化。
A.光皮梾
B.檫木
C.南酸枣
D.栓皮栎
【答案】:光皮梾
解析:光皮梾为落叶乔木,其树皮呈灰色至青灰色,具有块状剥落的特征,同时它是一种木本油料作物,可用于近景或乡村绿化。而檫木树皮幼时黄绿色,平滑,老时灰色,有纵裂;南酸枣树皮灰褐色,片状剥落;栓皮栎树皮深灰色,纵深裂,栓皮层发达。因此本题应选光皮梾。
3、单选题:为了在竖向上有起伏变化、丰富冬季景观及减少后期养护,花境中可适当种植生长慢、观叶色、观树形的常绿木本植物,如()。
A.八角金盘
B.紫玉兰
C.茶梅
D.蜡梅
【答案】:A
【解析】八角金盘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其生长相对较慢,叶色美观,树形也较为独特,在花境中种植既能在竖向上产生起伏变化,丰富冬季景观,又因其常绿特性且生长慢,可减少后期养护,符合题干描述。紫玉兰为落叶乔木,冬季会落叶,不能满足冬季景观的要求。茶梅虽然是常绿灌木,但它主要以观花为主,不太符合题干强调的观叶色、观树形。蜡梅是落叶灌木,冬季落叶,不符合常绿这一要求。所以本题应选八角金盘。
4、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的方格边长一般为多少米?
A.5-10
B.10-20
C.20-40
D.40-60
【答案】:C
解析:在使用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时,方格边长通常为20-40m,这一范围能较好地平衡计算精度与工作量,既保证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地形起伏情况,又避免因方格过小导致计算量过大或方格过大而使计算结果误差较大。所以本题应选20-40m。
5、单选题:颐和园“北山南水”的布局中,“南水”指的是
A.昆明湖
B.团城湖
C.后湖
D.福海
【答案】:A
解析:在颐和园“北山南水”的布局中,“南水”指的是昆明湖。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水面,面积广阔,约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团城湖主要是北京城市供水的重要节点;后湖位于颐和园北部,并非“南水”所指;福海是圆明园的最大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昆明湖,选A。
6、单选题:下列园林植物适宜在偏碱性土壤生长的是
A、马尾松
B、八仙花
C、国槐
D、杜鹃花
【答案】:C
【解析】不同的园林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有所不同。A选项马尾松,它喜好酸性土壤环境,在酸性土壤中能更好地生长和发育,对偏碱性土壤适应能力较差。B选项八仙花,其花色会受土壤酸碱度影响,但一般适宜在酸性至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在偏碱性土壤中生长不良。C选项国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在偏碱性土壤中生长,且是常见的园林树种,在许多地方广泛种植。D选项杜鹃花,通常是典型的喜酸性土壤植物,在酸性土壤中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在偏碱性土壤中难以正常生长。综上,适宜在偏碱性土壤生长的园林植物是国槐,所以答案选C。
7、单选题:红色建筑物周围配置植物,除了需要考虑植物生境要求,还需要考虑植物的色彩,以下哪种植物不是最佳选择?
A.结香
B.栀子
C.蜡梅
D.紫叶桃
【答案】:B
解析:在红色建筑物周围配置植物,除考虑植物生境要求外,色彩搭配也很重要,一般选择与红色形成对比或协调的色彩植物。结香花黄色,蜡梅花黄色,紫叶桃嫩叶紫红色、花粉色,它们的色彩与红色建筑物搭配能形成较好的视觉效果。而栀子的花多为白色,其色彩与红色建筑物搭配时在视觉对比和协调性上相对较弱,不是红色建筑物周围植物配置的最佳选择。
8、单选题:下列植物中最易形成优势种的植物是
A.楠竹
B.银杏
C.红枫
D.国外松
【答案】:A
【解析】优势种是指在群落中占有优势地位的物种,通常具有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快等特点。楠竹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占据较大的生存空间,形成大面积的竹林,在群落中容易成为优势种。银杏是珍稀古老树种,生长缓慢,数量相对较少,很难在群落中形成优势。红枫多作为观赏树种,一般难以大规模自然繁殖并形成优势。国外松虽然生长速度较快,但属于外来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可能会受到本地环境和生物的制约,且其引入可能会带来生态风险等问题,相对而言也不如楠竹容易形成优势种。所以最易形成优势种的植物是楠竹。
9、1990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