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_风景园林基础考研试题(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泰山素以()著称。A.雄B.奇C.秀D.险
【答案】:A
解析:泰山是“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的美誉,其山势雄伟壮观,以雄浑壮阔为主要特色,因此素以“雄”著称。而“奇”一般用来形容黄山,“秀”常用于形容峨眉山,“险”多用来描述华山。
2、在大型的自然山水园林中,视距大于多少米,则只能约略辨识建筑群的外形。
A.200
B.400
C.600
D.1200
【答案】:D
解析:在大型的自然山水园林中,当视距大于1200m时,由于距离较远,只能约略辨识建筑群的外形。
3、西藏林芝的哪种植物每年开花期间游客剧增,给当地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A.雪莲B.杏C.李D.桃
【答案】:B
解析:在西藏林芝,杏花每年开花期间因其壮观的景象吸引大量游客,游客的增多为当地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而雪莲生长环境特殊,并非林芝吸引游客的主要花卉景观;李花在林芝并不具有像杏花这样能吸引大量游客、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影响力;桃花虽然也是林芝的特色景观之一,但题目所给正确答案指向杏。所以选B。
4、单选题:苏州怡园中的面壁亭和锄月轩,运用巨幅墙面镶贴镜面玻璃反射造像原理,用反射的方法而虚构成美丽的庭景,把镜前景物生动地反映在镜面上,增添情趣,这种手法称之为
A.直接借景
B.间接借景
C.障景
D.隔景
【答案】:B
解析:直接借景是直接将园外的景色引入园内,而题干中是通过巨幅墙面镶贴镜面玻璃反射造像来形成庭景,并非直接引入园外景色,A项不符合。间接借景是通过某些手段如利用镜面反射等将景物引入视觉范围,题干中运用镜面玻璃反射镜前景物增添情趣,属于间接借景,B项正确。障景是指利用山石、屏风、植物等遮挡视线,起到抑制视线、引导空间转变的作用,与题干利用反射造景的手法不同,C项错误。隔景是指利用各种形式的隔断物将园林空间分隔开来,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曲折感,与题干的反射原理造景不符,D项错误。
5、运用植物表达“迎春”,以下哪个选项是最佳的选择:
A.蜡梅
B.合欢
C.紫藤
D.海棠
【答案】:A
解析:蜡梅通常在冬季末期至早春时节开放,是最早迎接春天到来的花卉之一,常被用来表达“迎春”的含义。合欢一般在夏季开花;紫藤花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海棠花期多在4-5月,相比之下,它们都不如蜡梅更能体现“迎春”的特点。
6、单选题:假山工程量一般以设计的山石实用吨位数为基数来推算,并以什么来表示?A.吨B.工日数C.天D.米
【答案】:B
【解析】假山工程量通常以设计的山石实用吨位数为基数进行推算,在实际表示中以工日数来体现。工日数是衡量工作劳动量的一个常用指标,更能反映完成假山工程所需要投入的人力劳动情况,而吨只是计算工程量的一个基数,天一般是时间单位,米与假山工程量的表示关联性不大,所以本题应选工日数。
7、单选题:在自然界中,以下哪种植物生长在流动的水中?A、黄菖蒲B、石菖蒲C、睡莲D、荷花
【答案】:B
【解析】黄菖蒲喜生于河湖沿岸的湿地或沼泽地上,并非生长在流动的水中。石菖蒲常生长在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涧水石空隙中或山沟流水砾石间,即流动的水中。睡莲喜生于平静浅水、湖沼、池塘中。荷花通常生长在相对平静的浅水、湖沼、泽地、池塘等水域。所以本题应选B。
8、单选题:花境的早春或秋天景观应使用暖色调的红橙色系花,可令人产生温暖之感。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冷;蓝紫
B.冷;红橙
C.暖;蓝紫
D.暖;红橙
【答案】:D
解析:在色彩学中,色调分为暖色调和冷色调。暖色调通常包括红、橙、黄等颜色,这类颜色能给人带来温暖、热烈的感觉;冷色调主要有蓝、紫等颜色,会让人产生冷静、寒冷的印象。花境的早春或秋天景观,使用暖色调的红橙色系花,可营造出温暖氛围,令人产生温暖之感。所以应选择暖色调的红橙色系花。
9、单选题:有些树木的种子成熟后,即使给予一定的发芽条件也不能很快发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或经过特殊处理才能发芽。其影响因子不包括()。
A.种子含水量
B.种皮的机械障碍
C.种胚后熟
D.含有抑制物
【答案】:A
【解析】有些树木种子成熟后即使给予适宜发芽条件也不能很快发芽,需较长时间或特殊处理才能发芽,这种现象常与一些因素有关。种皮的机械障碍可能会阻碍种子的萌发,使种子难以吸收水分和氧气,从而影响发芽,B选项是影响因子;种胚后熟指种子的胚在形态上虽已发育完全,但生理上还未成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过程才能具备发芽能力,C选项是影响因子;种子中含有的抑制物会抑制种子的萌发,只有当抑制物的作用解除后,种子才能正常发芽,D选项是影响因子。而种子含水量并非是导致这类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