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_风景园林基础考研试题(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公园里休息座椅的设置应考虑游人需求合理分布,容纳量应按游人容量的百分之多少设置?
A.5-10
B.10-20
C.20-30
D.30-40
【答案】:C
解析:公园里休息座椅设置需要考虑游人需求并合理分布,其容纳量按游人容量的20-30%设置是较为合理的标准。这样的设置比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游人休息的需求,既不会因设置过少导致很多游人无处休息,也不会因设置过多造成资源浪费。
2、单选题:哪种置石方式要求山石必须具备独特的观赏价值,应选体量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彩突出的山石?
A.特置
B.对置
C.散置
D.群置
【答案】:A
解析:特置是指将单独一块具有独特观赏价值的山石,以体量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彩突出等特点为选择标准进行布置展示。对置通常是指在建筑大门两侧对称布置山石。散置是将山石三三两两地不规则布置。群置是指用较多的山石组合成一个群体景观。所以本题应选特置。
3、单选题:半开放空间的方向性是朝向
A.封闭面
B.开敞面
C.天空
D.地面
【答案】:B
解析:半开放空间通常是一面或多面开敞,具有明显的开敞面与封闭面之分。其方向性一般是朝向开敞面,因为开敞面可以与外部空间进行更好的交流和互动,能够引入更多的光线、空气和视野等,而封闭面则起到阻隔的作用。所以半开放空间的方向性是朝向开敞面。
4、公园绿地中,综合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绿地面积为多少平方米每人?
A.20-30
B.30-60
C.40-60
D.50-70
【答案】:30-60
解析:在公园绿地规划中,综合性公园需考虑满足大量游人的活动需求,为游人提供较为舒适的游览空间与环境。经过相关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游人人均占有公园绿地面积保持在30-60平方米/人时,能较好地平衡公园的使用功能和游人的体验感受,此指标有利于保障公园的游览品质和生态环境质量。
5、风景区实行分级保护,哪一级保护区属于严格禁止建设范围,该区应包括特别保存区,除必需的科研、监测和防护设施外,严禁建设任何建筑设施?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外围
【答案】:A
【解析】风景区实行分级保护,一级保护区属于严格禁止建设范围。该区域应包括特别保存区,在此区域除必需的科研、监测和防护设施外,严禁建设任何建筑设施。而二级、三级保护区及外围的建设管控要求与一级保护区有所不同,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与风景游赏无关的项目,三级保护区可安排一些符合规划的建设项目等,所以本题选A。
6、单选题:播种的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撒播B、片播C、点播D、条播
【答案】:B
解析:常见的播种方法有撒播、点播、条播。撒播是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地表面;点播是按一定的行距和株距挖穴播种;条播是将种子按一定的行距成条地播入土壤。而片播并非常见的播种方法。
7、等高线是一组垂直间距相等且平行于()的假想面,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A.自然地貌
B.地面
C.水平面
D.地形
【答案】:C
解析:等高线是一组垂直间距相等且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自然地貌是不规则的,若与自然地貌平行就无法形成有规律的等高线,A选项错误;地面与自然地貌概念类似,表述不准确,B选项错误;地形和自然地貌也相近,并非是与地形平行来确定等高线,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C。
8、无防护设施的人工驳岸,近岸2.0m范围内的常水位水深不得大于多少米?
A.0.5
B.0.7
C.0.8
D.1.0
【答案】:B
解析:对于无防护设施的人工驳岸,为保障安全,规定近岸2.0m范围内的常水位水深不得大于0.7m。
9、当人们进入山林时,会感到空气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由于()。
A.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B.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D.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答案】:B
【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使得山林中氧气含量增加,空气清新;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会增加空气湿度,使人感觉空气湿润。而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对空气清新无帮助;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与空气清新和湿润并无直接关联。所以当人们进入山林时,感到空气清新和湿润主要是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10、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居住区绿地属于以下哪一类?
A.公园绿地
B.防护绿地
C.广场绿地
D.附属绿地
【答案】:D
解析:依据《城市绿地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