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_风景园林基础考研试题(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风景名胜区规划中,旅游服务设施集中的地区,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
A.特别保存区
B.风景游览区
C.旅游服务区
D.发展控制区
【答案】:C
解析:在风景名胜区规划里,旅游服务设施集中的地区,会划出一定范围与空间作为旅游服务区,其主要功能是为游客提供相关服务,如住宿、餐饮等。而特别保存区主要是对具有特殊价值的区域进行严格保护;风景游览区着重于风景观赏;发展控制区主要是对区域的发展进行控制和引导,防止无序开发。所以本题应选C。
2、单选题:屋顶绿化的植物选择不正确的是
A.不宜选用根系穿刺性强的植物
B.宜选用喜光、抗风、抗逆性强的植物
C.宜选用速生乔木、灌木植物
D.高层建筑屋面和坡面宜种植地被植物
【答案】:C
解析:进行屋顶绿化时,不宜选用根系穿刺性强的植物,以免破坏屋顶结构,A表述正确;屋顶环境通常光照强、风力大,宜选用喜光、抗风、抗逆性强的植物,B表述正确;速生乔木、灌木植物往往根系发达、植株高大,对屋顶的承载能力和种植条件要求较高,在屋顶种植可能会因屋顶承载能力不足、种植土层薄等问题,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影响屋顶安全,所以屋顶绿化一般不选用速生乔木、灌木植物,C表述错误;高层建筑屋面和坡面种植地被植物,可减少对屋顶的压力,同时地被植物覆盖性好,能起到良好的绿化和防护作用,D表述正确。
3、单选题:树冠圆柱形的树木,具有向上的方向感,可植于凸地形增大高差,以下树木中符合的是:
A、圆柏
B、珊瑚树
C、欧美杨
D、罗汉松
【答案】:A
解析:圆柏的树冠常呈圆柱形,具有向上的方向感,在园林造景中可植于凸地形以增大高差。珊瑚树一般树冠倒卵形,不呈圆柱形。欧美杨树冠宽阔,并非圆柱形。罗汉松树冠广卵形,也不符合树冠圆柱形的特点。所以答案选A。
4、明清时期,张南垣父子在造园中哪项技艺高超?
A.理水
B.叠山
C.建筑
D.植物
【答案】:B
解析:明清时期,张南垣父子在造园叠山技艺方面高超。叠山是中国古代造园的重要技艺,张南垣父子以叠山而闻名,他们善于利用山石来营造出具有自然美感和艺术意境的园林景观。而理水主要是对园林中水体的处理;建筑是园林中的各类建筑物建设;植物则侧重于园林植物的配置和种植。所以本题选B。
5、在建园过程中,对园基原地形往往应
A.完全利用,无须改造
B.充分利用,适当改造
C.适当利用,充分改造
D.无须利用,完全改造
【答案】:B
解析:在建园过程中,园基原地形是有一定价值的资源,完全利用不做任何改造可能无法满足实际的建设需求,无法达到最优的园林效果;而完全不利用原地形进行彻底改造则会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可能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特色。所以需要充分利用原地形的优势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建园的目标和设计要求进行适当改造,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园林建设的良好效果。因此选B。
6、单选题:公园里休息座椅的设置应考虑游人需求合理分布,容纳量应按游人容量的百分之多少设置?
A.5-10
B.10-20
C.20-30
D.30-40
【答案】:C
解析:公园里休息座椅设置需要考虑游人需求并合理分布,其容纳量按游人容量的20-30%设置是较为合理的标准。这样的设置比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游人休息的需求,既不会因设置过少导致很多游人无处休息,也不会因设置过多造成资源浪费。
7、单选题:远香堂是以下哪个园林的著名景点?A.沧浪亭B.拙政园C.个园D.留园
【答案】:B
【解析】拙政园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远香堂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而沧浪亭以山林为核心,未以远香堂为著名景点;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留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它们都不存在远香堂这一景点。所以本题应选B。
8、根据《公园设计规范》,综合公园面积小于20hm2时,园路及铺装场地控制在公园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多少较为合适?
A.1-15
B.10-25
C.20-35
D.30-45
【答案】:C
解析:根据《公园设计规范》,当综合公园面积小于20hm2时,园路及铺装场地控制在公园陆地面积的20-35%较为合适。所以本题应选C。
9、单选题:春季掘起的苗木,如果夏季种植,可采用()的形式过渡培养。
A.假植
B.寄植
C.种植
D.栽植
【答案】:B
解析:在苗木种植中,对于春季掘起夏季种植的苗木,寄植是常用的过渡培养形式。寄植是将苗木临时种植于其他地方,以保持其生命力并适应后续种植环境。而假植通常是为了短期保护苗木根系等,并非针对这种季节性过渡培养的典型方式;种植和栽植表述较为宽泛,没有准确体现出这